劉曉燕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教育事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教學質量有力明顯的提高,并且各學校對于各年級學生的教育也獲得了深刻的了解。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長學生學習興趣,班主任應該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合理地使用語言特色來促進班級的管理工作。本文通過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的語言藝術特點進行分析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開展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語言藝術;特點
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管理者。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使用良好的語言藝術能夠對班級管理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教師應該不斷關愛學生,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解,并不斷培養學生進行發展,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語言藝術運用的特點
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的時候,小學班主任應該積極履行自身職責,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方面負責,而且對于學生生活方面也應該給予關心。因此,小學班主任利用充分的語言藝術來和學生展開溝通。
(一)利用道理使學生信服
在學校生活中,教師應該不斷訓練小學生的理性思維,在使用語言藝術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以理服人,讓學生能夠懂得事情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理性思維極為重要。比如,在小學生犯錯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在沒有了解前因后果的情況下批評學生,而是應該為學生講解這件事情錯在哪里,使其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自身的行為中發現問題所在,并進行積極改正。
(二)利用實際的案例使學生明理
在一些情況下,就事論事并不能有效地實現目的,這種方式不能準確地展示語言藝術的特點。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利用實際的案例來進行證明,使學生能夠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在班級中出現有學生撒謊的情況,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們了解撒謊是不對的,其次再利用“狼來了”這則寓言故事為學生講解一個人的誠信是多么重要,這樣學生在理解說謊害處的同時,還能進行深刻的反思,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引以為戒,改變自身撒謊的習慣,實現健康成長。
(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
在小學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思想和行為,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該結合學生個體的差異來不斷變化語言的使用。語言藝術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和靈活性,能夠不斷變通,并不是一層不變的。在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時,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來進行溝通,有效地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缺點并進行改正。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的開展方式
(一)利用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語言藝術的表達
語言藝術是一門極為高深的文化藝術,在開展小學班級管理的時候,班主任應該明確了解在語言藝術中情感的作用,能夠使用不同的情感來表現各種思想。在學校生活中,班主任是傳授學生知識的教師,同樣也是學生最為親密的朋友,教師不僅具有教授知識的職責,還應該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并仔細觀察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在學生受到挫折時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并利用語言藝術來進行開導,使學生重新恢復。比如,教師在教學空余時間和學生產生溝通交流,詢問學生今天心情狀況,為什么不開心?有沒有什么老師能夠幫助的地方?這樣的交流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通過不斷的交流向教師表達心中的想法,教師對其進行正確引導。
在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有大多數教師并沒有重視班級的管理工作,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也經常做出不合理的行為。例如,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時,如果問題過于困難,學生回答不出來,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雖然有的教師并不是真心辱罵學生,而是恨鐵不成鋼,希望通過批評使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但是往往效果微乎其微,批評的語言往往并沒有激勵的語言更具效果。同時,有的評判還會造成學生自信心受到影響,并對教師產生排斥,導致教學質量不斷下降。所以,教師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控制自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師風,利用語言藝術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效果。
(二)合理使用語言藝術,做到獎罰分明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在小學生剛踏入學校時,是學生最需要教師關心和愛護的時刻。班主任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語言藝術,對表現優異的學生應該使其成為班級中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并對其實行表揚,以此來促進其他學生實現進步;對于班級中經常犯錯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使其能夠了解錯誤的原因。同時,班主任還應該保證公平、公正,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具有主觀情緒,應該使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積極進行溝通交流,使師生產生情感共鳴。
總之,在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該最大程度地發揮語言藝術的特點,不斷培養自身語言藝術水平,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促進班級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管理語言
小學班主任應該詳細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具有針對性地設計管理語言和方法,小學班主任應該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主要特征和差異來進行指引和管理工作。例如,小學生心理各種各樣,在進行勸導過程中,對于具有狹隘心理的學生,往往會對教師的勸導產生排斥心理,并且還有可能在心里認為這是教師對自身的輕視,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心理進行詳細的疏導,只有明確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才能具有針對性地選擇勸導方式,科學合理地使用語言藝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引。同時,教師應該積極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能夠樹立信心和勇氣。例如,在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師生問題,并有可能引起矛盾;再如,師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沒有選取有效的處理的方式,導致花費大量的時間,處理效果不明顯。班主任在詳細了解情況以后,應該為教師和學生進行良好的傳遞信息和開解工作,合理地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促進師生間能夠產生良好的交流互動。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完善教學活動,還能促進師生情感的提升。
(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夠創建傳統的上下級模式,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教師應該積極和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關系。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和交流中,學生才會在班主任開展教育的時候積極配合,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學習中往往會有一些同學因為個人因素對學習產生影響,導致在學習的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針對這樣的小學生,教師應該站在朋友的角度進行關懷,了解原因,利用語言藝術和自身教育經驗對學生進行引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學習中。由此可見,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語言藝術的特點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增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樣的藝術行為可以不斷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促進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對于班級進行管理同樣也是具有藝術特征的工作,小學班主任應該對班級的管理進行不斷革新,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班級需求,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工作。同時,小學班主任應該盡量和學生處理好關系,并和學生產生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小學班主任在學生成長道路中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師必須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才能選擇最為適用的方式,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相互理解,拉近師生感情,引起情感的共鳴。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合理地使用語言藝術,有效地強化班級中的管理質量,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效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仲群.淺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語言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90.
[2]莊瑞蓮.淺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語言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44.
[3]張琳琳.試論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8(07):167~168.
[4]朱崇民.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語言藝術[J].華夏教師,2017(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