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素萍
摘要:口語的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素質與修養的外在表現,更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因素。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當前農村小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低下,而現今口語交際已成為良好地融入社會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人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小學,對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更是任務尤重,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 ? ?口頭語言? ? 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俗稱口才,就是將自己的意見、觀點、思想、建議運用最生動、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傳遞給傾聽者,對對方產生最理想的影響效果的一種能力。二十一世紀,一個極速發展的時代,知識的傳播、擴散,極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于人的說話能力,面對交際社會,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更是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學生的發展來看,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之一。
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曾說:“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專業知識,85﹪是靠人際關系與處事能力。”可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對適應未來社會生活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已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刻不容緩的需要。
長期以來小學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重書面表達,輕口語表達”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出現口語表達能力滯后于書面表達的現狀,尤其是農村小學生尤為突出。這與現代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與社會發展需要是極不相符合的。那么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現狀又是如何的?
就我班學生語言表達現狀來說,主要的問題有:一是課上許多同學不能積極回答問題,能在全班交流、發言的都是少數優等生,偶爾有不善于表達的學生發言,回答問題時不能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意思,甚至會因為著急表達而說不出話,還有學生說話音量非常小,即使教師靠近他(她)也不一定能聽見,這是學生對自己的語言表達不自信的明顯表現;二是多數學生課下不能與同學、朋友傾心交流,也不善于與教師交流;三是在平時的游戲、玩耍中,有些同學使用不文明用語;四是在辯論會、競爭演講中,多數同學表現不積極,而且人云亦云,跟風的多,持批評態度、有不同見解的少。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情況是:課堂只屬于少數優秀學生,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當觀眾,聽眾,當課堂的旁觀者;五是學生閱讀量少,語言積累貧乏,說話太直白;六是不愿意過多地與家長交流學校里發生的事情。總的來說,就是學生不愿說、不敢說、不會說。
如何真正提高農村孩子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那就必須先找到原因。我認為農村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在農村中,很多學生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老實、木訥,不善言談,自信心不足,文化水平較低,在氣質、性格方面或多或少會影響子女的成長。
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首先,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的環境。在農村家庭中,由于家長多為只知道埋頭苦干而文化水平較低的勞動者,他們都不太主動和孩子溝通,能給孩子學業上的指導幾乎沒有,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同時,農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指望孩子脫離貧苦生活的愿望非常強烈,這已給孩子施加無形的壓力,使孩子始終處于一種被限制、被指揮、被命令的狀態。所以,在這種無指導而又專制的家庭中,孩子逐漸形成膽小、謹慎、孤獨、憂郁的性格,而這種性格的孩子想擁有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其次是社會環境,農村里缺少用普通話說話的環境,而且生活圈子狹隘,見識少,周圍交際的環境不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聽力、記憶力等也間接影響著語言表達能力。
三是學生方面的影響。學生心理上的緊張畏懼感、不自信,以及內向的性格導致學生說話張口結舌,斷斷續續等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其次是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遠遠不夠,對外界的感知很少。
四是教師方面的影響。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農村學校部分教師的觀念還未得到更新,課堂上提問方式不當,對學生的全面提高考慮不夠,不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原因都會影響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總之,造成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了解清楚。
針對農村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低下的現狀,學校科任教師和領導應該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挖掘為學生熟知的當地的教學資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第一,要克服學生對口語表達的畏難情緒,鼓勵學生開口說話,激發學生主動表達的欲望,讓學生敢于“張開嘴”;第二,開展豐富多采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口頭表達機會,比如說開展故事大賽、背優秀詩文大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第三,實際教學中,尤其是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提問的形式,形成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集思廣益,開闊學生的思維,也可以進行課前2到3分鐘的演講,不限話題,鼓勵學生在人前開口說話;第四,開設口語交際課,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第五,要發揮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聽、說能力協調發展;第六,要培養善于思考,熱愛讀書,博覽群書的習慣,豐富學生的頭腦,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讓學生“有話可說”。
就挖掘當地教學資源方面,我認為我們學校可以利用開辦的鄉村少年宮這一機構來開展農民畫宣傳大使的活動。一來推動少年宮和農民畫這一特色項目的發展,二來以宣傳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得到更大、更好的提高,達到學校即社會,做中學的效果。
鑒于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社會環境的不足,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作為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更應想方設法幫助、積極鼓勵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這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麗:《五年級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低下學生的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