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鑫竹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被互聯網模式包圍。微課作為互聯網模式的表現載體之一,通過視頻、音頻活靈活現的呈現生動化的教學。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微課開始在越來越多的課程中被應用。如何將微課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有怎樣的意義呢?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教學應用
前言:
初中歷史是一門綜合了經濟、政治、歷史、人文的綜合型學科,涵蓋了多樣化的內容。且歷史記錄的事件作為已經發生過但學生們卻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來說,需要對其產生興趣并對此理解也有一定難度。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諸多問題現狀亟需解決。
一、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1.初中歷史教學欠缺生動性,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日常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基本是按照教材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刻板式教學。歷史課程教學方式較為死板,缺乏生動性,對于初中生們來說單純靠著閱讀、劃重點等的方式,非常的枯燥無味,根本沒有辦法歷史課程的內涵。在上課時,激發不了學生們對于歷史課程的興趣度和好奇心[1]。
2.作為一門綜合型學科,學生們記憶理解欠缺
歷史綜合了經濟、政治、人文、社會等的眾多相關的類別知識,屬于綜合型學科類別,知識面較為多元化。且因為是自己未曾經歷的東西,想要深度了解、印象深刻很難。因此常常發生新章節剛剛學完,學生們即刻就忘掉的情況,對于歷史的各個章節欠缺理解力導致記憶不深刻。
3.學生們沒有參與度,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
九年制義務教育應當“以學生為本”,而在歷史課堂上卻常常是“以老師為本”。老師在上面講課,與學生們之間沒有任何互動過程。而學習最好的方式是有學有思考,對于已經學習的知識能夠消化鞏固。在課程中如果沒有互動性,就缺少了時間去進行知識點運用、思考,也少了加深記憶的途徑。
二、利用微課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有哪些重要性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刻領悟到微課教學的重要性作用。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革新。通過視頻、音頻的多樣化呈現,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如同穿越在歷史長河中。 [2]
例如在講述“原始的農耕生活”這一章節時,可以找一些原始社會農耕生活的歷史片段——如山頂洞人通過磨光和鉆孔技術,會人工取火,能用骨針縫制衣服,通過微課對于這些有趣的微課視頻,了解山頂洞人是怎么生活的?在講述北京人時,在哪里發現的地點,他們如何保存火種的,都可以通過微課視頻進行課堂教學,豐富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們的記憶。
三、如何巧妙應用微課進行初中歷史教學?
1.通過微課視頻配合教學互動,給予學生理解和鞏固的過程
微課的呈現形式一般是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示,如同將歷史片段進行播放式教學。學生們學習的感覺,就如同在觀看電影。這樣很容易構建較為輕松、開放化的氛圍,且通過微課進行新的學習章節的引入。有利于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培養邊聽教師講解,邊對歷史片段進行回顧的回顧式教學,提高課程體驗感。
在講述“春秋戰國的紛爭”時,教師可以先引出一個問題,激發學生們想要探索的欲望。例如——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東周,既然是周朝統治,那為什么這些諸侯國之間的紛爭成了主要的歷史實踐了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開始時間之旅,回到那個時間去看一看吧!一般重要性問題的提出,以開放式問題為主,便于學生們討論。之后通過春秋列國的地域分割視頻、春秋爭霸的微課演示視頻,來讓學生們觀看后,進行自我消化鞏固,回答開放式問題。課堂氛圍也能夠較為活躍,老師與學生間也能形成良好互動。
2.通過微課視頻培養學生們積極學習的精神,培養深度思維
將歷史片段通過立體化的微課手段在課堂上進行呈現,使得歷史變成一個有趣的課程。書本上的知識大多都是圖片、文字的配合,而對于處于大腦思維活躍、對所感興趣事物有豐富的求知欲望的前提下,用微課視頻為載體,培養他們積極學習、深度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講述“甲骨文和青銅器”章節時,事先給予學生們播放甲骨文的展示視頻,在播放到視頻的中間環節時,教師模仿甲骨文字體在黑板上進行書寫,然后讓學生們猜猜上面是什么字?然后,對于答對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讓其講講甲骨文的這個文字和日常我們書寫的字體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后讓給予一些正規書寫的字體,讓學生們課后去查一下這些文字的甲骨文怎么書寫,通過課堂提問、課后小作業布置,激發他們深度探索,挖掘深度思維層。
3.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微課視頻制作,在過程中加深自己的印象
其實微課視頻教學不應該僅僅是通過老師制作來呈現,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分組呈現新章節的微課視頻,集眾人之力去展現微課教學的魅力,同時在課上每個組別可以派一個小組代表上臺進行微課講解演示。通過多組的呈現,學生們可以加深自己學習歷史新章節的印象,且在團隊配合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也同樣是加深自我印象的過程。
例如,在進行“三國歷史故事會”的課程前,先給予學生們一周的時間進行微課視頻制作。我們不限于課本上所提到的三國歷史故事的微課演示,而是可以讓其自行通過尋找素材、尋找故事,進行更多三國歷史故事的分享,自己親身實踐。之后,通過小組代表上臺進行微課視頻分享演示。
結語:微課視頻起的是傳統教學模式的輔助作用,讓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變得有趣、生動、有深度。通過通過微課視頻配合教學互動,給予學生理解和鞏固的過程;通過微課視頻培養學生們積極學習的精神,培養深度思維;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微課視頻制作,在過程中加深自己的印象。可以通過微課的多種應用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擺脫原有的枯燥教學,加強自主學習、積極學習探索的動力。且在做微課視頻時不用僅僅限定在書本上已經有的內容上,還可以做教材內容的延伸展示出來,讓學生們的了解更為全面。在進行微課視頻時,利用課堂互動讓學生們有參與感,讓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參考文獻:
[1]師銀謙.微課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學周刊,2018,13(13):140-142.
[2]顧傳興.淺談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思路[J].考試周刊,2017,89(7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