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摘? 要:語文是文化之根,是生命之聲,是傳情達意的工具,具有豐富的人文內容。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通過發現、體驗和感悟語言文字之美、文章意境之美而受到德育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德智的全面發展。因此,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相融合,既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更是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客觀需要。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目標;電教;課外閱讀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德智并舉”已然成為新時期廣大教學工作者的普遍共識。正是基于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其對于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德育教育置于與認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并對教學過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進行充分挖掘,以使學生在習得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個人修養,從而實現教育教學融為一體。
一、基于教學內容,確定德育教育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意指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教學亦是如此。因此,為實現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目標導向,并在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語文教材中豐富多彩的育人典型進行多角度挖掘,進而確定作者想要達到的德育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理清上課的思路,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去年的樹》是一篇文淺意深的童話故事,以鳥兒與“大樹、樹根、大門、小姑娘”的對話展開故事情節,贊揚了鳥兒與大樹之間純真的友誼。因此,為實現“使學生理解鳥兒在尋找中的心理變化,體會鳥兒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我緊緊抓住“友情”這一關鍵點展開教學。例如,在學生初讀文章過后,我提問道:“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鳥兒和大樹是好朋友?”待學生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引導學生通過感受“天天”二字,體會形影不離;通過感受“一定”二字,體會難舍難分。之后,我向學生問道:“當鳥兒迫不及待地從遠方飛回來的時候,看見大樹不見了,鳥兒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奇怪。”“著急。”“失望。”……接下來,我請三名學生分別來讀樹根、門先生、小姑娘的話,剩下的學生配合著演一演鳥兒尋找的過程,如此便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鳥兒尋找大樹的艱辛與執著,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二、利用電教手段,強化情感渲染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兒童感受到真實、純潔、善良的形象時,心里便會油然而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和興奮,這將有利于他們道德的完善、情操的陶冶和對人生真諦的感悟。而電教手段以其強大的影音功能,可以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得更具形象化、生動化和具體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電教手段來創設直觀情境,以激發學生探究文章內在美的迫切愿望,達到“授文傳道”的目的。
在教學《荷花》一文時,我先是富有感情地為學生朗讀了文章,并配以了優美的背景音樂和一系列美妙的荷花圖片,以求獲得良好的視聽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使之進入情感領域,進而為其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在向學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容的過程中,為使學生對滿池荷花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我按照荷花已經開了不少——荷葉——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這一順序顯示了相應的情境,并指導學生圖文對照,讀文賞析,以使學生因景入情、以情觀景,讓學生的情感隨文波動,與景相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的目的。
三、引導課外閱讀,培養學生高尚情操
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普遍、最經常、最重要的形式,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同時也是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之一。在閱讀課外讀物時,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同時還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升華閱讀感悟,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品德塑造都大有裨益。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課外書籍有良莠之分,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等向其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供學生選擇性閱讀。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品析和鑒賞的方法,以使學生能夠從讀中有所感悟、有所啟發。此外,為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意愿,教師還可在班內設立“讀書角”,并向其中投放各種類型的書籍,以實現課外閱讀資源共享,并鼓勵學生將家中的好書帶到讀書角來與大家一同分享,以使學生體會到共同閱讀的樂趣。一本好書就好比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夠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個人修養。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工程之一,強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首要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處理好德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并本著“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識講授之中,以使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相融合的嘗試逐步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曉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68.
[2]張順祥.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探究[J].亞太教育,2016(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