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國
摘要:隨著我國公路建設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車流量不斷增大,公路經常會出現質量問題,相關的養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公路養護中要不斷引進和應用新技術,全面完善養護管理手段,制定專業、科學的多樣化養護管理指標體系。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是指公路養護權限的劃分以及保證種種活動合理進行需要的各種資金支持和一系列管理規則、體制及規范構成的制度體系。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公路養護管理現狀及養護管理模式。
關鍵詞:公路養護;養護管理;模式
一、公路養護管理現狀
(一)內部體制建設不完善
當前,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普遍偏低,一些從事養護的專門技術人員很少,缺少掌握新工藝和新技術的人員,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公路養護水平的提高。同時,養護單位內部對于公路的使用年限以及公路的質量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聯系認知程度并不深刻,一些村民常常會將已經建成的公路挖開做水渠,或者是直接在公路上打糧食、曬糧食等,導致公路表明出現開裂和坑槽等問題發生,從而嚴重影響了公路的使用周期。
(二)管理體制不完善
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公路的養護與管理大部分是事業單位進行執行,事業單位的管理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很難直接反應公路的社會化大生產中的商品屬性,因此,并不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同時,公路養護的經費是通過上級領導部門下發撥付的,這種問題的存在并不使用現代公路管理的需要,很難真正實現社會融資的目的。
(三)公路養護設備落后
因為公路養護經費有限,當前一些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技術含量不高,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現代公路養護水平的提高。因為缺少一些大型的養護機械設備,導致我國公路養護的機械設備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公路養護水平相比較,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嚴重影響我國公路養護質量的提高。
(四)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的水平直接影響公路的養護水平。一直以來,國家和社會對于公路養護的重視程度不夠,養護公路的工人也一直是被忽視的群體,因此,公路單位招工一般是處于社會邊緣的人群,這些人群的文化數字不高,相對條件不是那么高,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二、公路養護管理模式
(一)直接型養護管理模式
該模式主要通過與公路養護管理的相關機構進行溝通,對公路養護中缺少的技術和資源給予補充,為其配置先進的公路養護設備,并對養護人員進行基礎設備使用方面的培訓。這種模式多用于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剛開始的階段。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經過簡單基礎的培訓之后,就能很快上手操作相關設備,也能更快地掌握相關技術,積累專業的養護經驗。然而,在我國實際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理論知識以外的問題,對公路養護工作造成阻礙,使養護人員的工作進度和職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目標型養護管理模式
該模式為養護人員制定工作內容、工作過程和工作目的,使其按部就班地進行施工即可。在目標型的養護管理模式中,每一位公路養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事先都已被明確規定。不過,養護人員根據實際遇到的不同養護難題可以進行方案修改,因此這種模式有利于培養養護人員的自主思維能力。目前,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人員人數有限,很多大型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人力稀缺、資源不足的現象較為嚴重。
(三)市場型養護管理模式
這種養護管理模式主要把冷門的養護工作引入我國市場,將定期的公路養護工作直接外包給專業化公司。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能減少一定的養護人員和設備費用,并且因為外包公司通常擁有專業的技術和人員,從而提高了公路養護效率。不過,市場上存在一些不正規的養護公司,為節省資源而在公路養護管理中偷工減料,影響公路養護質量,為此需要相關單位實時監督。
三、完善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完善養護管理指標體系
要想完善公路養護管理模式,首先要完善現有養護管理體系指標,并對公路養護結果進行評價,促使公路養護人員和機構的養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制定公路養護管理指標時,要對現有公路的整體情況進行研究考察,對存在嚴重問題的公路段實施搶修,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增強公路的負載能力。其次,研究公路的安全便捷性,在制定指標體系時一并考慮公路的所有設施和功能,爭取制定一個全面、可行的養護管理方案。
(二)改善傳統的養護管理理念
傳統的養護管理思想必須發生改變,新形勢的變化需要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引入,公路養護作為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傳統的公路養護模式很難適應現代化的公路養護管理,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為了實現公路管理與公路建設的同步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無縫對接,我們必須使用科學地、全面的實現理念,積極將公路的管理與養護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在開展公路養護過程中,事先對公路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并充分重視周圍環境的保護,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公路養護措施。
(三)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及設備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過程中應積極向國內外學習,引進先進的養護管理理念、科學技術手段及設備,以實現科學的養護管理。將傳統高速公路養護過程中的人工檢測方式,轉變為利用綜合性手段進行檢測的方式,如在高速公路養護過程中利用高精度傳感器、地理信息系統及雷達技術等,針對高速公路養護過程中存在的病害盡快分析及解決,保證高速公路養護效率。此外,還應運用低污染、低噪音及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養護設備,加大機械在養護工作過程中的運用,提高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科學性。
(四)加強行業和市場管理
公路的養護是有很大難度的,尤其是公路涉及地區很多,管理維護工作都很復雜。為了保證道路的暢通運行,促進養護施工組織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行業規則和平等的市場環境,尤其要打擊市場中的惡性競爭。因此,需要建立專門的路政部門,通過依法行政,有效保護道路的財產,防止路權受到侵害。公路養護管理部門還需要有一套全國性的養護管理措施及標準,保證全國各地的養護工作都遵守該標準。最后,由于當前網絡發展很快,公路管理部門也要適時發布消息,防止輿論影響到高速公路的運營。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國運輸行業也在飛速的前進,公路的養護工作也漸漸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對于公路的養護也越來越重視。對此,公路養護的工作人員要確保通過養護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加強員工的管理工作,提高公路養護人員的技術和知識層次,同時金屬管理人人員對于養護知識的訓練,從而有效的提高專業素質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