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應用題教學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又是難點。《數學課程標準》中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這對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重點闡述現今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索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3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25
小學數學應用題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巨大的意義與價值,一直是課程改革的重點。《數學課程標準》規定:“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引起了教育專家的廣泛關注,也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應用題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學數學應用題在考試中占比很大,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可是,基于小學生識字水平低、文字理解能力差、抽象概括能力差、邏輯分析能力弱等現實情況,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障礙。所以,如何讓學生在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時提高綜合能力,這成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
(一)重數量關系,輕問題發現
課改之前人們對應用題的認知是“已知數量和未知數量的相互關系,然后求未知數量”,這是典型的數量關系思維。課改之后,應用題的教學要求已經變成了“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果還停留在根據已知求未知這樣簡單的思路中,就忽視了學生問題發現能力的培養。現在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注重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去培養學生對信息材料的處理能力和數學模型構建的能力,重視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重題型,輕問題解決
除了數量關系思維,題型思維是很多教師依然存在的教學思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應用題在整個數學分數中占比很高,教師將應用題按照題型來分類,然后進行相應的訓練,多次重復中掌握解題技巧,以便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新課改中強調“解決問題能力”沒有真正得到有效的鍛煉,重題型輕應用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要強化教學中學生對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再單純停留在解答題目中。
(一)化抽象為形象,讓數學問題可視化
拉普拉斯說:“在數學中,我們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是歸納和模擬。”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弱,他們對可視化的表達更感興趣。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直觀的操作、形象化的展示其解題過程,讓學生形成清晰而深刻的經驗,從而理解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例如,小紅和小華共有故事書8本。如果小紅給小華2本,兩人故事書的本數就相等,原來小紅和小華各有多少本?這道題的思維邏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因此教師可以用道具演示的方式,直接操作讓學生看,理順其中的邏輯關系,讓學生真正掌握其中的解題真意。
(二)化文字為圖示,讓數學問題被感知
在解決數學應用題時,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不透徹會大大影響解題的效果。這時,教師可以把文字轉化為圖形,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列出來題干中已知什么、還知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示,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能幫助學生理清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小明前面有5個人,后面有8個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就可以教導學生把小明當做一條線,這條線前面畫5條,后面畫8條,通過數有多少條線就能知道有多少人。
(三)化題目為生活,讓數學問題更實際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新課程標準》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一條。應用題教學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就是把題目化為生活的常見的情境,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著手解決問題。這是學生理解問題意義的基礎,幾乎所有問題解決的困難都可以從這里找到根源。例如,在教學“數的組合”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小強和小紅兩個人,一共讀了15本書,問他們每個人分別讀了多少本,就有14種可能的答案。
綜上所述,解答小學數學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認識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還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手段,結合圖示法、情境法等方法克服障礙,解決數學應用問題。
參考文獻:
[1]孔慶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6).
[2]張龍書.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探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李進學(1965.2—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