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萱
【摘 要】 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課外閱讀是對外界知識的累積,是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延伸,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周圍事物,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目前在農村小學中,課外閱讀的進展還不是非常理想,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克服眼下的困難,用科學合理的策略帶領學生走進課外文學的知識海洋中。
【關鍵詞】 農村小學 ?低段語文 ?課外閱讀 ?教學策略
在低段小學的教育中,學生剛剛打開知識的大門,自身并不具備完整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農村的學前教育也比較落后,大多學生認字都不全,同時課外閱讀不同于課本教材,對于學生沒學過的字大多沒有拼音注釋和專人指導,這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由此可見識字教學與開展課外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除了教育學生認字識字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情感培養和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將課外閱讀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學生積極快樂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享受知識的樂趣。
一、以識字為基礎,引入課外閱讀
在低段教學中,學生對于生字的掌握很不理想,傳統的方法都是通過多讀、多寫的方式生記硬背,學生也容易產生抵觸的心理。如果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遇到這些生字,就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并掌握,通過閱讀就可以很容易做到這一點。例如在遇到生僻的字或者詞語時,教師可以運用一段課外的閱讀材料、一句名言或一段小故事等,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并牢固地掌握生字,并鍛煉學生運用這些生字組詞造句,讓學生與生字反復地碰面,更好地鞏固并掌握,也節省了教師的教學時間,識字與閱讀并重,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策略。
二、以作品情感入手,引入課外閱讀
在語文閱讀的要求中,有感情地朗讀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但是低段學生的閱歷和理解能力還很缺乏,不能夠完全與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發生共鳴,如果教師能夠運用課外閱讀材料作為補充,就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作者的寫作目的,促進學生對故事背景的深入探究。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中,雖然在農村水井是經常可見的,但是有了自來水后,水井大多都已廢棄不用了,學生無法理解困難時期吃水問題的重要性,也無法理解挖井人的辛苦,對于沙洲壩居民對毛主席的思念感激之情更是無法引起共鳴。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插入一些如沙洲壩居民吃水困難時的具體狀況,挖井時的辛苦及解決吃水問題后沙洲壩居民的喜悅心情等課外閱讀資料,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情感,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感受課外閱讀的豐富多彩和對學習的幫助,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外閱讀中來。
三、以興趣為前提,培養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小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階段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可塑性極強,正是教師進行培養引導的好時機,引導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主動去進行閱讀成為了教師的基本準則。學習的首要條件是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更加專注地投入,閱讀也是一樣的。在農村學校,由于師資有限,無法創建圖書館等課外閱讀的場所,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空閑區域,創建一個屬于學生的圖書角,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參考借閱共享資源,閱讀后讓學生寫出對作品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在讀書角設立貼示板,將學生的讀后感張貼出來,并選出“讀書小明星”,標記小紅花,激勵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重視;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帶到讀書角中,激發學生對圖書角的參與興趣,將良好的讀書氛圍帶到學生中,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品味,也累積更多的課外閱讀經驗。
四、以學生的視角,挑選課外讀物
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外,選擇適合的課外讀物也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選取的課外讀物要適合學生,選取了錯誤的讀物不僅會讓學生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還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抗拒的心理,對閱讀失去信心。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圖片帶來的感官刺激遠遠要超過文字,所以選擇讀物時,要選擇以圖為主的、便于學生理解的,最好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聯系的讀物,比如,《不一樣的卡梅隆》、《伊索寓言故事》、《一千零一夜》、《精靈鼠小弟》等。這些書籍圖片感更強烈,便于學生理解閱讀,內容也更吸引學生,符合學生的思維模式,又有一定的人生哲理,便于教師對學生思想境界的培養和提高。
五、引導學生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去閱讀
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果的前提,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閱讀方法,通過學生間的交流,教師再依照學生的閱讀習慣,總結出完整的閱讀方法。在閱讀圖片類型的書籍時,先通過封面、書名和目錄大致了解書籍的內容,閱讀時圖畫與文字結合,能夠讓學生更深層地理解文字的意義。在結束閱讀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養成學生邊讀邊記的習慣。另外,針對不同形式的書籍要選用適合的閱讀方法,例如,在閱讀文字類型文章時,要指導學生先進行粗讀,找到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部分后,再詳細閱讀,最后深思作品中的教育意義,掌握正確的方法會讓閱讀效果事半功倍。
結語
農村教學中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教師要克服困難并持之以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中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在課后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選取適合的閱讀材料并引導學生閱讀,從而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勇.農村小學課外閱讀資源開發與建設的困境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9):7.
[2]曲文靜.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05-106.
[3] 任奎.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提高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