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育部門對于小學數學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要想促進小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就需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注重知識和生活的結合。換句話說,只有將數學教學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才可以達到數學學習的真正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鑒于此,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結合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生活實際 ?結合
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求數學教學能夠和生活實際完美地結合,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環境當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不但有助于學生思維空間的提升,同時,還能對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揮,讓學生更加地熱愛數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為自身數學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礎保障,并且推動數學教育事業的有效開展。
一、將戶外教學融入到數學教學當中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很多知識都是和生活相關的,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就要在生活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有效地理解數學知識。比如,將數學課堂設置在戶外,三角形周長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帶入校園當中,能夠讓學生主動地發現三角形物體,同時,進行分組,學生主動地測量三角形周長。運用這一方法能夠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除此之外,實踐當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不只局限在課堂上,同時,還需要融入到課外練習當中,使得教材當中提出的問題能夠生活化,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尋找答案,把數學教學和生活之間的結合運用到課外學習中,可以將課堂從校園轉移到校園以外,長時間之后,能夠促進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在生活中融入數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小學生在生活環境當中加強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善于從生活當中尋找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的同時體驗數學并且運用數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對于數學教師來說,需要將書本當中的知識進行形象化,使得其和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之間相互對應,讓學生能夠從數學書本當中走進生活,感受數學和生活結合的快樂。
比如,小學“測量”知識中的“分米認識”內容,教師就可以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一個自主思考和實踐的機會,能夠通過自身的活動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實際講給學生聽,自己在高五米的凳子上坐著,這時學生就會出現疑問,五米比并不符合實際,是不是應該改成五厘米呢?好像是不可能的,學生得到一致認同,因此,新的數學知識就引出了,即分米。之后,教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測量厘米和分米以及米之間的差別,并且總結出當中存在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加強生活教學情境的創設
就教學情境的創設來說,其實就是對于生活的模擬,讓課堂教學能夠和現實生活之間相互貼近,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加強課堂的感知力,能夠對重點進行突出,掌握重、難點知識,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主動地對生活教學的情境進行創設有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因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非常強,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有一定的吃力現象。對于這一問題來說,教師需要進行因材施教,善于分析學生自身的形象思維特點,通過多媒體和動畫軟件的運用對數學知識進行表達,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可以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同時還能為學生的發展營造一種比較愉快的氛圍,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比較高效地學習知識,促進數學水平的提高;能夠簡單化難理解的數學問題。數學知識的實踐性非常強,所以,教師需要多多鼓勵學生從校園中走出來,將數學知識擴展至課堂以外,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掌握數學知識。
四、通過數學知識對生活問題進行處理
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后,不但需要學會如何算習題,同時,還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很好地解決類似的問題,因此,就需要學生進行學以致用。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在對待問題時可以通過數學角度進行思考。數學知識在生活問題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將數學知識帶到生活實際中,這是學生教學的最終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知識和大眾的生活實際之間是緊密相關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必須和生活之間融為一體,能將生活融入到數學知識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課堂的時候,需要有效地結合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能夠使得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數學教師來說,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通過自身的數學知識進行解決,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感知生活的樂趣以及數學知識的奧秘,學會學有所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健.激發學習需要,促進主動學習——小學數學結合實際生活的教學實踐探析[J].教育觀察,2018,7(24):119-120.
[2] 關曉穎.探究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