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波
【摘 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追求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率,為完成這個教學目標,導學案輔助學生學習的方式就應運而生了。設計導學案的目的是學生能夠遵循教師設計的“導學”,通過自己或同伴或教師的努力共同找到知識的“出口”,習得新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為例,研究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 ?課堂導學 ?設計
導學案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們自己設計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探究的學習方案。導學案作為高效課堂的路線圖和方向盤在新課程改革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由于教師水平有限,導學案的設計出現了問題設計隨意、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等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筆者針對這一問題,探究如何優化小學品德與法治課程導學案,以期能夠對提高學生政治核心素養有所幫助。
一、課時化原則,一課一案
教師在設計的導學案時,盡可能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照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內容的編寫。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有效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學習《新奇的一天》時,筆者把這一課時的內容設計為一個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筆者先從圖片導入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觀察圖片進行交流。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觀察到了圖片中的每一個點,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筆者見此情況,等到教室里稍微安靜下來,就播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的內容是班級中的學生早晨到學校與同學、教師到招呼的情景。學生們在觀看的這一段視頻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紛紛說道這是我、這是我!此時,筆者問學生們:在這段拍攝的視頻中,同學們認為誰最會打招呼呢?學生沉默了,因為大家還不是很熟悉彼此,因此很少有人見面打招呼的情況。筆者安慰大家不要難過,并要求學生們好好學習打招呼的方式,出示兒歌《您好您好》讓全班齊讀。學生們學會了打招呼的方式后,筆者繼續第二個活動——了解自己的班級,了解學校生活。學生們很快的熟悉了自己的班級,并認識了班級的“新朋友”——桌椅、門窗、黑板,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們明確了它們的主要功能,并表示在今后的班級生活中要愛護這些“新朋友”這樣,也完成了第三個教學目標。最后,筆者邀請學生們做一次班級交流會,談一談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感受,學生們踴躍參與、積極發言。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筆者為本次課時設計了一個導學案,雖然設計了很多教學活動,但由于學生積極配合筆者的教學進度,導學案還是在一個課時內完成了,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了新的知識,順利的完成了此次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涉及多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問題化原則,強化思考
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能夠從教材中找到,那么設計的這個導學案含金量就很低。教師設計導學案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提前預習教材知識的前提下,跟隨教師設計的問題展開思考,最終在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目標性、思考性和提高性。
如,學習《新朋友 講友愛》這一內容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悉班集體中其他的學生,愿意交朋友,喜歡上學校生活。在學案設計時,筆者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最終感受到和朋友、同學在一塊是快樂的同學之間團結友善是讓人愉快的事情。筆者提出的問題如下:同學們,你是喜歡一個人玩呢?還是與同學一起玩呢?請說出你們的理由。大部分學生立即說道,喜歡和其他學生一起玩耍,因為大家在一起很開心。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經過思考后,答道,有時候喜歡一個人,有時候喜歡和同學在一起,至于原因是什么,學生們不是很清楚。筆者引導這一部分學生:是不是要看什么事情呢?如果是上課時忘記帶橡皮了;在課外活動中摔倒了;做游戲時自己孤單地站在一旁?遇到這些情況,同學們會怎么做呢?學生們一起大聲回答,向同學求助??吹綄W生們已經了解到了朋友的重要性,筆者告訴學生: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才能維持彼此之間的友誼。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同學遇到了上面提到的困難,你們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同學。學生們聽到后,紛紛點頭。經過此次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解決了導學案中提出的多個問題,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設計的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要在符合教材要求,還要超出教材難度,能夠讓學生在思考、引導中,拓展思維,提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方法化原則,巧妙解惑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以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如,學習《為家盡份力》這一內容時,筆者從播放歌曲《我愛我家》進入本課的學習,并要求幾位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情況。等學生們回答完后,筆者提問:家里的家務活是誰干的?你在家干過什么家務活呢?學生們回答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大人在干家務活,至于自己則很少干家務。此時,筆者讓學生們分成小組,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自己能干的家務活是什么?要求學生們回家之后試一試。經過學生們的集思廣益,最終決定了放學回家后幫助家長干的家務事,為自己的家盡一份力。在這次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新的知識,感受到了家長的辛苦,還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了自己能干的家務活。
教師在按照自己設計的導學案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時,要遵循課時化原則、問題化原則、方法化原則。優化導學案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沈利波.設計導學案須關注的三個維度[J].教學與管理,2017(22).
[2] 周純陽.活動單導學在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學校體育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