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對于成長中的初中生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端正思想,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一些事物、情感等等,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也成了老師和家長關注的問題,值得老師在教學中不斷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升質量;方法
《道德與法治》雖然一直被列為初中課程設置中的副課,但是它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德育的作用不可忽視。新課改下不但初中幾門主要的文化課在教學中有了改進,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提出新的要求。因為它的教學關乎學生的思想與價值觀的形成與健康發展,對正在成長中的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關鍵。可惜,由于認識的原因,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總是容易被教師當成說教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可以結合當下時事新聞來調整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可是由于老師固執地采用傳統方法,局限于教材,把課本知識照本宣科地講給學生,使教學質量達不到理想的水平,影響《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更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對于思想政治的教學非常不利。鑒于此,本人結合多年在工作中的經驗,通過研究、嘗試,努力從以下幾點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質量。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再也不適用過去單一式的講解方式,更不適合想到哪里講到哪里,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課堂教學。實踐證明,新課改革下《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更加尊重學生的情感,靠近學生的情感,在教學中不但注意學生的參與度,更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了情感、態度、價值,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豐富,更加適合初中生的接受規律。所以,為了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老師要根據課程特點,認真研讀教材,熟悉其精神內涵的實質結構,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比如,抓住教材的特點、教材包含了哪些主要內容和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章節構成和內容安排、理想教材闡述的一些觀點和思想等等,這樣才能再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的同時,制定合理、嚴格、科學的教學目標。當然,《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設計不但要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行性,還要在教材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現實社會的時事新聞實例拓展和延伸學生的思想認識。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掌握節奏,并突出難點、重點,增強學生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任務。
二、創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思維
作為初中政治老師,要想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真正把新課程改革落實到教學的過程、內容與方法中,老師首先就要認清自身的教學觀念,要改變舊有的觀念和思想,對于道法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打破傳統教學中一成不變,一講解到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給學生相應的基礎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素質的培養,這不但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要求,也是對學生未來發展與學習的促進,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要真正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在于明確的教學目標;在于轉變觀念,培養學生能力與思想,更在于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進。所以,為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作為老師就要注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探究、總結出更適合新時代教學要求,更適合班級特色和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走出傳統教學。眾所周知,受應試觀念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更注重向學生機械傳授知識,學生是被動接受,被動學習。這種建立在被動基礎上的教與學,脫離了教學這個互動性活動的意義,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達到老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首先老師要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發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道德與法治》教學也要致力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思想認識的提高。其次,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盡量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才能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教學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采用圖片、游戲、背景資料等方式進行教學,并與學生交流,討論時事新聞實例,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總之,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正視當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新課改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在教學中制定目標,創新觀念,改進方法等,力求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打造更加適合他們的政治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淑蓮.淺析初中政治探究活動課的教學問題及問題反思[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3).
[2]教育部社科司.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導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