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摘 要:隨著近幾年生源逐年減少,農村務工子女的流失,農村地區原先一村一校的格局已被打破,很多學校進行了合并,這使小學生上學的路途變得更加遙遠,各地寄宿制小學教學規模得到不斷擴展。雖然寄宿制辦學方式使農村教育結構布局得到合理調整,教育資源得到優化整合,但寄宿制學校同時也帶來一些弊端。為了給小學生提供更好的幫助,對農村寄宿制小學和諧宿舍的管理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小學;管理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進行精細化管理
加強小學宿舍管理,不僅僅要讓學生住得下,更要讓學生住得好,而關注各種細節問題,這是學校一直以來都需注意的問題。
1.建立《學生宿舍紀律管理制度》《學生宿舍衛生管理制度》《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成立住宿學生管理小組,配備專門負責住宿學生生活的生活教師,明確分管領導、生活教師、班主任、宿舍長等不同崗位人員在管理住宿生方面的工作職責,形成多方面、多層次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使住宿生養成按時作息、自理生活、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2.生活教師應至少每周一次以上開展住宿生學習生活座談會,以便了解住宿學生的相關情況,及時解決住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還要推行學生自治,讓學生成立互助小組,定期開會,針對宿舍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協調。
3.校領導、生活教師、班主任、宿舍長和后勤人員等都要恪盡職守,從各自不同的崗位職責出發關心愛護每一位住宿學生,如學校要特別重視住宿女生的人身安全,把女生住宿統一安排在最安全的地方,女生生活教師與女生要同住一處,經常與她們促膝談心,教育她們學會保護自己。
4.學校還要制定出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建立值班和巡邏制度,住宿學生請假和銷假制度等;宿舍實行分時段封閉管理,這就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值班教師充分利用早操、班團會等時間對住宿生進行人身安全、財物安全、食品安全、用電安全等生活方面的教育。
二、關愛學生成長,定期組織活動
有部分生活在寄宿制學校的學生認為,他們是不快樂的。對這些學生來說,讓他們在寄宿過程中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才是彌補他們在親情方面缺失的關鍵。彌補住宿學生親情缺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讓寄宿生將情感轉移到老師身上。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是和他們接觸時間最長,是學生最為親密的人。
學校一般每晚都有查寢工作,這項工作比較死板生硬。但如果宿舍管理教師將查寢活動變成以一種家庭教育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寢室孩子互訴家常的談心活動,就可以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的情況。并不是在固定的時間去寢室查點人數或者是查檢危險物品,并且在談心的過程中留意寢室中出現的問題,用適當的語句來提醒寢室的同學,讓他們不再抵觸教師的勸誡,就會顯得人情味十足。
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行“送關懷”的活動,如在炎炎盛夏給學生熬煮綠豆湯喝,在冬天的時候給學生送手套、圍巾,讓他們感受到在校生活的溫暖。對一些家庭生活條件特別困難的學生,學校還可以定期進行助學活動,在經濟上給他們一定的援助。如果班主任、任課老師和生活老師都能夠成為他們的家長和朋友,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親情的存在,不讓親情淡漠。
三、建立寢室文化,營造溫馨港灣
學??梢赃M行“用小手美化宿舍”的活動,讓學生用自己制作的折紙、美術作品來裝飾宿舍,讓住宿環境更加美觀,并且發揮自己的想象根據裝飾來給寢室取一個雅致的名字,如“快樂驛站”“異度空間”“八音盒”等。這樣的活動建立起了一定的寢室文化,它既鍛煉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學校還可以經常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還要突出往屆寄宿生榜樣的激勵作用。每一屆寄宿生都必然有勤奮學習的范例,他們的典范作用非同凡響。因此,學校一方面可以設立宿舍墻報,將他們的相片和事跡予以公布,這樣會激勵更多新來的寄宿生不斷努力,創造新的典范;另一方面,在可能的情況下請他們中的部分人來校傳授經驗,讓寄宿生對自身所處的學習生活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堅定立志成才的信心。
四、加強心理疏導,重視家長和學校的聯系
新時期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對父母及其長輩的依賴性很強,突然離開舒適的家庭環境,要擔負起學習與生活雙重壓力,他們的心理必然不適應。針對這些新情況,學校一方面可以制定相關機制,安排到位,及時了解和解決寄宿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寄宿生在病痛之時能感受到關心,生活困頓之際能得到幫助,節假日孤單和無聊時能聆聽問候,以此彌補寄宿生因家庭溫情的缺失而產生的失落情緒;另一方面,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學生的心理疏導,及時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每個宿舍都要求學生制作床頭卡,填寫好家長的聯系方式和詳細的家庭住址,以方便生活老師、班主任和校領導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還要定期舉辦家長聯系會,及時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打消家長的顧慮,讓家長放心。
總之,農村小學里的學生宿舍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生活環境,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讓各項工作處于良性運行的狀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周斌.如何做好農村寄宿制小學管理工作[J].甘肅教育,2017(24):22.
[2]吳愛香.農村寄宿制小學宿舍管理策略[J].江西教育,2016(9):15.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