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鳳偉
【摘 ?要】 本文以具體的教學案例、教學方法闡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減輕學生心理壓力、提升學生欣賞品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音樂教學 ?實踐與探究
高中生面臨來自學校、家庭等諸多方面的壓力,他們的心理上需要解壓。另外,高中生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后,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意志力越來越強,他們的思想也處于從幼稚向成熟過渡的階段。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有責任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從感性欣賞到理性欣賞的提升,引發他們豐富的情感體驗與表現,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利用學科特點,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高中生學習壓力很大,小測驗、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不斷。每一次考試、每一次成績分析、每一次家長會,對學生的心理都是一次考驗。在對我校學生的問卷調查中體現出音樂課是他們最喜歡的課程,原因是在音樂課上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很放松。在短短的40分鐘里,他們既學到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釋放了內心的壓力。因此,我利用學科特點,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了以下教學實踐:
首先,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在課堂上,適當講解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故事,如名人與音樂、音樂家逸事、名曲誕生的趣事等等。在學習古琴曲《流水》時,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剛上課我就講到:1977年8月20日,美國發射了兩艘“航行者”太空船,太空船上帶有一張噴金的銅唱片。唱片上錄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樂作品,我們國家只有一首樂曲入選,是什么樂曲呢?”學生們討論得很熱鬧。我看到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接著說:“這首作品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古琴曲《流水》,可見這首樂曲在我國音樂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現在請大家來欣賞。”有了鋪墊,學生都聽得很認真,并談出了自己的感受。我準備了一把古琴,請同學們觀察古琴的外觀,親自彈奏,感受古琴的音色。我又進一步介紹古琴:“古琴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族樂器,長約3尺6寸5,象征著一年有365天。琴面上有13個徽,象征著一年有12個月加上一個閏月。琴頭為岳山,中部為龍池,尾部為鳳池。”又請學生講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學生了解這些知識后,第二次欣賞作品時更多地關注音樂的細節。學生總結出:這首作品對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觀的描繪上,而是借以抒發人們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一種胸襟開闊、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在音樂表現上以抒情性的曲調為主體,結合摹擬性的展開,既有華麗新穎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樸素沉郁的風格。學生感受到古琴的“情”與“韻”,心靈受到了震撼。
其次,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注重過程性學習。教學內容的安排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教學過程注重創設情境,教師要善于運用樂曲所表現的意境與情緒,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與想象,為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選擇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能強化其參與意識的教學方法,如:激趣法、討論法等。學生更多地關注音樂,關注各種音樂要素,這是高中生在欣賞音樂時的心理需要,也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的。
二、開展模塊教學,尊重學生學習需要
2017版新課程設定了音樂鑒賞、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音樂編創六個必修模塊。音樂鑒賞模塊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和鑒賞音樂的能力。歌唱和演奏模塊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擔任《演奏模塊——吉他》的模塊教學,我把學習吉他演奏的經歷跟學生分享:初中時,我有一個同學會彈吉他,卻不愿教給別人,我暗下決心自學。她彈琴時,我仔細地觀察,記住和弦,記住伴奏音型,后來她會的我全部看會了,通過努力練習,我自己能熟練地演奏了。學生從我的親身經歷中受到了鼓舞,越來越自信。音樂編創模塊教學,目的在于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內容,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進行音樂創作的初步嘗試,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模塊教學的開展既尊重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又尊重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欣賞品位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關注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對某一作品有深刻理解后,能對一類作品進行對比、歸納和總結,使其逐步形成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性地賞析。比如:現在的高中生很喜歡流行音樂。在教學中,教師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師生在平等交流中對流行音樂進行客觀地評價,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欣賞理念,提升了欣賞品位,音樂審美能力隨之提高。
四、利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未來的社會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音樂教師也有責任培養這樣的人才。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首先,教師要有實施創新教育的能力。教師要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努力鉆研教法,探究學法,提高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水平,才能以自身的高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其次,積極開發校本教研,開設“高中音樂評論課”校本課程,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再次,學校為音樂教學創設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例如:開展錄音軟件教學,當學生聽到自己錄制的作品時,感到無比的喜悅,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所提高;第四,充分發揮音樂特長生的帶頭和示范作用。每班安排一名特長生作藝術輔導員,組織班級開展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團隊意識與藝術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第五,利用學校其他音樂教育活動拓展音樂課堂教學。例如:音樂知識講座、名作名曲賞析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欣賞高雅音樂的機會,激活學生內心深處對高雅音樂的渴望。通過開展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舞蹈比賽、器樂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的平臺。
高中階段,音樂教學不僅帶給學生悅耳的音樂,更應重視對學生心靈的啟迪。在新課程背景下,更要求音樂教師不僅要掌握音樂教學的規律和方法,還必須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使之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高中音樂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人文化!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悅耳”,更能夠“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