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深圳市銀河表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表計”)于2018年7月在證監會網站更新其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于創業板公開發行31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8.86億元,分別投向智能電表改擴建項目、智能配電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國內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
《股市動態分析》記者通過研讀其招股說明書后,發現銀河表計主營業務在國外,面臨著國外市場經營風險以及匯率、政策等宏觀因素影響。其次,銀河表計客戶集中度極高,且前五大客戶缺少一定的穩定性。此外,公司與思達儀表“關系匪淺”,相關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思達儀表,公司或面臨再次涉訴風險。除此之外,公司還存在應收賬款激增、存貨余額不斷上升等問題,或將成為其過會的阻礙。
銀河表計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電表、計量裝置及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提供智能配用電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單相智能電表、三相智能電表、單相普通電表和智能用電管理系統。
根據招股書披露, 2015年-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60億元、4.89億元、6.33億元、1.21億元,其中,國外市場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57億元、4.86億元、6.31億元、1.21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分別達99.43%、100.00%、100.00%和100.00%。銀河表計產品絕大部分銷往國外市場,涉及相關風險不容忽視。一方面,電力行業受國家政府嚴格監管,公司在開拓國外市場時需要達到相關要求,這為公司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增添難度;另一方面,國外市場上,不乏Landis+Gyr、Itron等國際知名電表企業的身影,相較于這些強勁競爭對手,公司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2015-2017年銀河表計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率分別為6.86%、4.83%、4.31%,占比不斷下降,對于技術高要求的智能電表市場,公司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風險。
同時,由于銀河表計結算幣種主要涉及美元、歐元兩種貨幣,報告期內,公司匯兌損益波動巨大,進而導致財務費用的變動,對同期凈利潤有著重要影響。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1-3月,公司匯兌損益分別為-566.45萬元、-899.96萬元、767.92萬元和352.58萬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37.20萬元、7168.86萬元、15772.80萬元、2844.88萬元。
銀河表計的主要客戶包括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法國 ES、蘇丹國家配電公司、孟加拉 IEEL等9 家。報告期內,銀河表計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78%、93.09%、76.44%和90.08%,客戶集中度非常高。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各年份前五大客戶出現一定的變化。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在2015年-2017年度分別位列銀河表計前五大客戶中的第二、第一、第四位,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27.88%、58.16%、14.65%,而2018年一季度,在前五大名單中并未找到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的身影。除此之外,公司對孟加拉IEEL的銷售收入波動幅度也很大。銀河表計的主要客戶所貢獻銷售收入的波動如此劇烈,公司的經營穩定性著實令人擔憂。
對此,銀河表計在招股書中也坦言道,公司的客戶主要是境外各國的國家電力公司及能源公司,就某一國家而言,其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相應的產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加上公開競爭結果的不確定性,短期內這些因素會使得公司在該市場的銷售有一定波動。
報告期各期末,銀河表計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771.79 萬元、18063.79 萬元、4107.54 萬元和4436.73 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53%、36.96%、6.49%和36.61%。其中2016年應收賬款同比增長了379%,同期壞賬損失金額也達到最大。細看2016年銀河表計應收賬款余額組成,可以發現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也是應收賬款主要客戶,2016年公司對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的銷售收入為2.84億元,同比增長292.66%;同期肯尼亞國家電力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為1.61億元,同比大漲444.60%,占當年公司總應收賬款余額的88.95%,可以推測,公司或有放寬信用政策,來刺激收入大漲的嫌疑。
此外,銀河表計近幾年的存貨周轉率呈現下滑的態勢,從2015年的4.20下降至2018年一季度的2.38。報告期內,公司存貨余額分別為4605.41 萬元、8904.92 萬元、10203.87萬元和10522.57 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4.05%、16.46%、22.18%和21.14%。在下游市場被國際名企占據的情況下,公司存貨余額不斷上升,或面臨存貨跌價的壓力,未來銀河表計是否能提高存貨管理能力、提升存貨周轉率仍需打一個問號。
在本次申請IPO之前,銀河表計曾經于2016年向證監會申請過一次IPO。原本將在2017年5月24日召開的發審會議上審核銀河表計的IPO申請,然而深圳市思達儀表有限公司卻在5月22日以銀河表計的創始股東王功勇、丁富民損害其公司利益和王功勇及其關聯方未盡忠實義務為由分別提起三項訴訟。無奈之下,公司只得于5月23日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戲劇化的是,在2017年9月14日開庭審理該案件的前兩天,原告思達儀表向法院提交《撤銷申請書》申請撤回兩起案件的起訴,但未提出具體的撤訴理由。據了解,整個銀河表計的董、監、高管理層及其核心技術團隊共計21人,除了監事會主席喻美娥和高級電子工程師常慕、劉偉,以及三位聘請的獨立董事之外,其他15人全部是從原先思達儀表的管理團隊和技術骨干中轉移而來,這難免引起思達儀表的不平。雖然目前思達儀表提出撤訴,但并不代表上述涉訴風險完全解除,公司與思達儀表的糾紛問題仍是其成功過會的阻礙。

表:銀河表計部分財務數據一覽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