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娜 侯佳苗 張錦鵬
摘 要 在“雙創”氛圍日益濃厚的背景下,各高校都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新創業課程實踐性弱、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度不高等。為進一步推進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中醫藥專業復合型人才,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本文意圖探索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 創新創業教育 中醫藥
作者簡介:張微娜,湖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輔導員;侯佳苗,湖北中醫藥大學2017級公共事業管理班班長;張錦鵬,湖北中醫藥大學2017級公共事業管理班團支書。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31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新態勢。隨著“雙創”政策的普及,創新創業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雙創”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大學生創新創業,響應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了高校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更有效緩解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近些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局限性。如:部分學校不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主動性不高、創新創業課程理論性強、師資隊伍缺乏、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度低等。中醫藥類高等院校,由于專業化極強,專業設置較單一,缺乏多元學科間思想的碰撞,因此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待加強與提升。
目前大部分中醫藥院校尚未形成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據調查統計,有相當部分學生不了解學校組織的創新創業活動。許多中醫藥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活動的宣傳僅停留在校級、省級和國家級的比賽上。宣傳力度不夠,文化氛圍不濃直接影響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環境。第一,加大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宣傳力度。學校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從多維度加大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宣傳。宣傳內容可涵蓋:創新創業國家政策、“挑戰杯”、“互聯網+”、“創青春”等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社團活動、創新創業杰出校友等。只有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第二,組織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中醫藥院校可舉辦符合學生特色和專業設置的中醫藥類創新創業大賽,依托比賽,培養中醫藥專業型創業人才。舉辦創新創業沙龍、創新創業講座等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第三,學校要建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對于獲得創新創業比賽獎項的同學,不僅要落實大賽獎勵措施,還要加大宣傳,充分發揮優秀典型的積極作用。對于指導創新創業活動的老師,也要通過計入科研量化積分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激勵與表揚。合理的激勵措施,是推進創新創業活動有效開展的驅動力。
創業導師是帶動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智力支撐與人力保障。目前各中醫藥院校的創業導師普遍由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老師擔任,大部分師資來源于輔導員隊伍。然而輔導員一方面沒有創業經驗,另一方面沒有中醫藥相關專業知識。這一現狀,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效果,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創業積極性與主動性。
因此,創業導師的遴選、組建專兼結合創業導師隊伍至關重要。遴選既具備創業經驗又有相關專業學術背景的老師擔任專職創業導師,融入專業課老師這股重要力量。創業教育應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專業課老師在教授專業課時可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讓學生加入自己的科研項目與課題,實現科技成果與專利轉化。聘用校外企業家擔任兼職創業導師,結合自身經驗,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創業大講堂。創業導師隊伍組建完備后,要結合學生特點與專業設置,制定科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大綱。所開設的創業課程應涵蓋以下多個方面:創新思維養成、創業項目選擇、公司組織架構與經營流程、市場環境研判、創業團隊組建、產品設計研發、商業模式選擇、產品市場營銷、企業家精神等。創業導師除了講授創業課程外,還需要全程式參與學生創業項目,為學生整個創業階段提供高質量指導。此外,創新創業類競賽如:挑戰杯、“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大抓手,創業導師可參與指導學生選擇參賽項目、撰寫商業計劃書、形成項目成果等。通過參與實踐與比賽,使得創新創業思維根植于學生。
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僅依靠學校資源會顯得力量單薄與單一,因此要引入企業等市場主體參與其中,利用市場力量,實現創業資源有效整合。筆者認為可將“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高校與醫藥企業共同搭建創業教育實訓基地與培訓平臺,使學生真正參與創業實訓,切身了解公司運作流程、創業過程、創業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等問題。另一方面,知名企業家、企業高級管理層、創業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可走入高校開設創新創業專題講座,向學生講授自身創業經歷、心得、體會、具體實施步驟、企業家應具備的品質(冒險精神、創新思維、決策力、逆商、思維方式)等。除此之外,資金支持也是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除了政府財政投入與學校投入外,企業也可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投入資金支持,學校與企業方共同搭建孵化資助平臺。通過校企聯動,實現對雙方互利互惠的長期戰略合作。對學校方來說,校企合作可為學生提供創業實戰平臺和資金保障。對企業方來說,則有利于實現學校科研成果商業化,同時高校知名學者還可不定期對企業員工實行教育培訓與技術指導,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
中醫藥院校可調動各級組織部門力量,協同共進,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各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優化組織方案、分析具體問題、制定推進措施,科學、合理、有效的推進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首先,校級層面,通過設立創新創業管理中心,統籌學生創新創業各項事務,解讀“雙創”政策、成立“雙創”園區與孵化基地、組建“雙創”導師隊伍等。科技處可收集和傳播中醫藥前沿課題、科研項目、前端技術,鼓勵學生加入科研項目,啟發學生創新思維。此外,規劃布局科學創新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科技實驗平臺。教務處可依據學生需求與專業特色擬定創新創業教學工作計劃。組織各教學單位制定和修訂本專業“雙創”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和有關教學文件。負責“雙創”教學運行和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組織教學單位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課堂教學質量認定工作,開展專業評估、課程評估、實驗室評估和教學評價等各項工作。校團委要依托比賽與活動,舉辦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其次,院級層面,學院可結合本學院學科特色籌辦創業活動,與企業共同搭建實訓基地,以形成具有學院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最后,學生層面可參照學生會的組織架構,成立創新創業學生社團,下設:主席團、策劃部、宣傳部、綜合部、外聯部、孵化中心等,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學生社團是學生與學校間建立聯系的橋梁與紐帶,自發性的學生社團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與積極性,學生參與的熱情較高。因此,學生社團是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有力組織。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雙創”政策,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筆者探索出“四輪驅動”解決策略。分別為:環境催動,營造創業氛圍;導師帶動,優化教育教學;校企聯動,整合創業資源;組織互動,構建多級架構。
參考文獻:
[1]方喜.“四位一體”構建中醫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機制[J].大學教育,2017(11):157-159.
[2]唐根麗,王艷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3):76-79.
[3]梁鐘藝,陳浩迪.中醫藥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226.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