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污染問題是當前國家發展建設中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之一,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用水的增加,水污染問題逐漸嚴重。本文結合水污染問題實際情況,針對當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使用較多的生物強化技術進行了介紹,分析了這一技術的作用機理、應用策略和應用注意事項,希望可以推動我國水污染治理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水污染治理;生物強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054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ioaugment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Chen Xiaomei
(Futian Di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Affairs Bureau,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8,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living water,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enhancement technology that is currently used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alyzes the mechanism, application strategy and application considerations of this technology, and hopes to promote China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busines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control;Biofortification;Application strategy
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治理技術是指借助具備水體凈化功能的微生物完成對污染水體的凈化,減少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問題。但是,傳統的生物凈化技術生效較慢,為了加快凈化速度,當前的技術人員采用了生物強化技術來對有益于水體凈化工作的菌群進行培養,提升其凈化水體的能力,提高凈化效率,降低凈化支出。
1 生物強化技術的概念及其作用機理
1.1 生物強化技術的概念
生物強化技術又被稱作生物增強技術,是指人們通過生物技術對某類菌種的能力進行優化,并借助這一高效菌種實現某種目的。水污染治理過程中,技術人員會向污水處理系統中投放經過基因技術處理的菌種,這類菌種的水污染處理能力高于傳統菌種,可以高效的實現對污水中某種有害物質的凈化和吸收,優化水污染處理系統的工作效率。
1.2 生物強化技術的作用機理
生物強化技術一般會在自然的菌種之中投放具備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以增加目標菌種的數量,強化目標菌種的某種特定能力。在污水處理中,技術人員會強化菌種對某種特定污染物的反應,使其在污水處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實際的作用過程中,菌種和污水污染物發生的反應可以分為直接作用以及共代謝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技術人員通過馴化、篩選或是基因重組等技術得到的一種以污水之中某種目標污染物作為主要的新陳代謝碳源的菌種。通過在受污染水體中投放該菌種可以實現對目標污染物的去除作用。這一過程中污染物直接參與微生物的生長。共代謝作用之中,污染物質不作為碳源直接參與微生物的生長,但是,在污水之中,經過生物強化技術的微生物可以改變這種污染物質的結構,進而使其降解,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2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強化技術應用策略
2.1 常規利用
污水治理技術人員會結合污染水體之中的污染物質,通過篩選、馴化以及基因誘變等多種手段來獲取新陳代謝能力強、且可以將污染物作為新陳代謝碳源的微生物。對這類微生物進行復制之后,將其投入受污染水體之中。微生物會將水中的特定污染物作為碳源進行新陳代謝,進而將污染物降解。這是當前生物強化技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常規利用手段。經過生物強化的這類微生物一般是以游離狀態漂浮在水體之中,實現對污染物的降解。
2.2 共代謝作用
常規利用手段可以對水體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質進行降解,但是,部分污染物無法借助微生物進行全面降解。在這種情況之中,技術人員會在具有其他代謝底物的水體中添加微生物,借助微生物的代謝來實現對污染物結構的改變,結構改變之后的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用作代謝碳源,進而實現污染物的降解,凈化污染水體。在實際操作中,技術人員可以向水體中添加適合微生物代謝的營養物質以及微生物共代謝物質,幫助微生物將水體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進而作為微生物的代謝碳源。微生物在完成這些物質的處理之后還會生成氧化酶等物質,將污染物的結構改變,完成污水凈化目的。
2.3 基因轉移作用
在污染治理過程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污染物的篩選來選擇具備特定污染物代謝功能的微生物,并借助生物強化技術來增強這類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強化自然基因和微生物的代謝速度,提升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的污染物降解效率,提升凈化效果。
2.4 固定化生物強化
固定化生物強化的應用包括如下的三種:第一,吸附法。這種應用方法是指在凈化過程中依托于污染物的物理吸附以及離子結合,在凈化過程中技術人員會將具備污染物凈化功能的微生物固定在具有污染物吸附作用的載體內部,富集之后的污染物可以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利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污染物的凈化處理效率。第二,交聯法。交聯法指的是應用交聯,即借助生物強化技術來實現固定載體和微生物細胞之間的聯系,共同構成密集的網絡代謝凈化體系,固化微生物,優化污染物凈化過程。第三,包埋法。這種方法是指技術人員使用凝膠等物質,借助凝膠的依托作用將微生物引入載體之中。這種應用方法使用簡單,凝膠對微生物的代謝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是一種適用范圍較廣的高效污染物處理方法。固定化生物強化技術借助一些載體實現了對微生物依附性和抗毒性的強化,避免了在凈化中微生物脫離載體的問題,保證了微生物的活性和生存效率,避免了降解效率隨時間降低的問題。借助合適的載體,微生物菌種的數量可以不斷增加,并成為污水之中的主要菌種。凈化菌種的增加減少了水中動物對菌種的影響,延長了凈化時間和凈化效率,有效的提升了污染水體的凈化質量。
3 生物強化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
在生物強化技術的使用中,除了要根據水體污染物的種類選擇合適的微生物之外,在實際使用中還有諸多因素會影響菌種的實際凈化效果。首先,菌種在水體之中的投放量會影響污染治理效果。一般來說,菌種的投放量和凈化效果為正相關。但是,部分經過生物強化技術的菌種活性和穩定性難以進行測量,因此,要想保證水體污染治理工作的完成質量,技術人員要對水體的污染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并將水污染情況和生物強化技術有機的結合,合適確定菌種使用數量,保證凈化效果。其次,菌種的投放方式也會影響污染凈化效果,常用的共代謝物質以及直接投放方式操作簡單,但是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凈化菌種容易被水體中的原生動物和微生物吞噬,造成凈化效果下降,不利于污水處理工作的質量。在污染水體之中,存在的原生動物主要是纖毛蟲,這類原生生物需要氧氣作為新陳代謝的材料,因此會集中在污水之中以微生物作為養分,對凈化菌種的存活有一定的威脅。因此,針對原生動物和微生物較多的污染水體,在凈化中可以使用固定化生物強化的菌種投放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微生物流失問題,提升了凈化菌種的污水處理效率和存活時間。最后,污水之中的營養物質量也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進而對污染物處理效率造成影響。因此,在向污染水體之中投放微生物之前,技術人員要對水體中的營養物質含量進行檢測,并根據微生物需求適當投入碳源等營養物質,確保微生物的正常成活。除了碳源之外,技術人員還需要調整污染水體之中的氮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保證微生物的成長繁殖,提升污水的處理效率。
4 結語
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之中,生物強化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污水處理工作的質量,是當前環境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術。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污染水體的不同特點和污染物質的不同種類選擇合適的生物強化技術,并合理設計菌種的投放量、投放方法以及營養物質,保證微生物凈化功能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蘇曉明.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強化技術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22):161.
[2]吳嬌.生物強化技術在水污染治理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2018(05):79.
[3]欒曉麗,曲媛媛.淺談生物強化技術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2):38-39.
[4]熊貴琍,陳瑾,葉文衍.生物強化技術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38(04):82-86.
收稿日期:2019-06-26
作者簡介:陳小妹(1985-),女,漢族,本科學歷,高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環境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