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生活體驗,有一個積極良好的生活態度,并且將之應用到他的同伴關系中,使他與社會與他人形成積極、和諧的交往關系,從而影響他整個的人生。使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有一個積極和諧的氛圍,是每一名班主任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關鍵詞】和諧? ?人際關系? ?策略
我們身處當今多元化、信息化的新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尤為重要,人們在相互交往中也在不斷的改善著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人際交往的復雜關系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日益覆蓋到當今社會的每個領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強與深入,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突顯的種種人際關系問題會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學校師生、生生關系也逐漸成為當下呼聲漸高的一個話題。師生關系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如何將這種關系逐步構建為一種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已成為全社會對教育的共同心聲。在學校,和諧的師生關系、同學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使學生的生活更愉快、精神更振奮、身體更健康。但是,同學間要想處理好人際關系,不能僅憑個人主觀熱情,還需講求一定的策略、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處理好師生關系和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呢?如何創建一個和諧的班級體呢?現在我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談。
一、上好開學第一課,形成良好班級觀
和諧的班集體一定是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一定是有良好的班風班貌的班集體。
班主任的開學第一課至關重要,樹立正確的班級觀,營造良好的氛圍,有助于后面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也有助于同學們在和諧的環境中輕松學習。
開學第一課,要讓學生明白:我們一起學習是緣分,我們班是一個大家庭,老師是同學們知識的傳授者,課堂上大家要尊師重道,課下可以和老師做朋友交心談心。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如果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要互相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宰相肚里能撐船”,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家人之間有摩擦是正常的,牙齒還經常碰到舌頭,鍋沿還碰著勺子,有了矛盾沖突要及時解決,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二、主題班會開展好,總結發言提認識
開展一次以《友愛,班級和諧的紐帶》為主題的班會,幫助學生明白友愛的具體內涵,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在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具體步驟是:學生代表做主題演講;同學們講班上的好人好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事;談聽后的體會和收獲;一起唱《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歌。
教師總結發言,讓學生通過班會明確團結友愛要做到三個方面:友愛需要禮貌。一句“謝謝”、“對不起”,可以傳遞彼此的關愛和誠意,可以傳遞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和尊重。友愛不用轟轟烈烈,不用豪言壯語,它自然萌生,悄悄發芽;友愛需要尊重。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一句罵人的話、一個不雅的綽號、一個惡作劇都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破壞彼此的友誼;友愛需要道德。每個同學都要做一名有道德的學生,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不做三只手,形成友愛和諧的氛圍,我們不應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應更多的看到他人的優點以及值得我們學習的長處。要學人之長,容人之短,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不求全責備,不苛求他人。
三、人生道理仔細講,檢討反思深刻寫
每一次學生犯錯,都是一個極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認識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給學生講道理,讓學生寫好檢討,深刻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反思中提高認識改正缺點,發揚優點。
班級如果有同學打架、鬧矛盾,我一般了解問題后,都會給同學陳述事情的利弊,講述后果的嚴重性,告訴他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給他們講“三尺巷”的故事,讓出一份天地,讓出一份素質,并讓他們寫檢討作出深刻反思,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錯誤。在班上讓打架的同學互相道歉,然后手拉手在班級走一圈,矛盾在全班的歌聲和掌聲中消弭。
四、各種活動勤開展, 實踐體驗感友愛
班級可以開展各種活動,鍛煉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合作,顧名思義,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分享。
如師生間的合作,教師學生都成為參與者,彼此互相尊重、信任,從而建立和諧關系。
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讓學生彼此地認識、賞識對方,彼此取長補短,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如籃球比賽、合作跑比賽、拔河比賽等實踐活動,講究的就是彼此間的協調,不協調的集體肯定是不打自垮的。合作活動讓師生縮短了距離,讓好多同學改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在這個可愛的班級中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我。
班主任應該結合本班實際,多給班級開展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班級的溫暖,融洽人際關系。
本學期我舉行了班級生日派對,給張過過、張恒凱兩位同學一起過生日,同學們唱歌送祝福,全班在一片祥和愉快的氣氛中分吃蛋糕增進友誼。
我還舉辦了美食節,讓同學們在家學習做菜再帶到學校來互相品嘗并作點評 ,交流分享做菜經驗,感受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五、家校溝通往來頻,溫馨關懷及時送
用微信搭建家校溝通平臺,建立班級群。本著和諧發展的原則,群里每天把孩子們的各種優秀表現都公布給家長看,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增加班級凝聚力。
每周班會評選出“學習之星”、“文明之星”、“勞動之星”、“服務之星”,“進步之星”,并把結果及時發到家長群,讓同學們學習模范,爭做“五星”學生。讓班級成員結對子,先進幫后進,全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班風。
經常和同學及同學家長聊天、談心,及時家訪或微信電話聯系,找到他們出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
我班劉同學上學期表現出各種問題:厭學、易怒、不合群等,了解到他父母鬧矛盾雙雙外出打工沒人管他,平時父母也互相不聯系,我和他遠在外地的父母經常用微信分別溝通,做他們的工作,希望他們以家庭為重以孩子為重,并把劉同學的作文發給他父母看:“看到爸爸和媽媽分別寄來的禮物,我覺得我不再是一個缺愛的孩子了”,感化他父母,最后他們和好如初,放寒假他父母一起來學校和我溝通,這學期孩子母親留下了,孩子的成績和人際關系明顯好轉,我也為挽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而感到欣慰。
六、心理問題巧疏導,對癥下藥助成長
青春期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對異性的的傾慕、老師或父母的不理解、家庭矛盾導致缺愛等等,這就需要老師及時溝通疏導,否則學生會在與同學交往中表現出各種沖突或問題:嫉妒成績好的同學、和某個同學“爭風吃醋”、故意毀壞班級或同學財物來表達不滿情緒、故意對同學進行傷害來引起老師家長的注意等等。
班主任要根據孩子的表現,找到他們的原因,和學生交心談心,針對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措施,對癥下藥。
因成績而嫉妒他人,告訴他們每個人應該和自己比,與他人形成合作共贏的關系,而不是把別人拉下來,班級也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班風。幫助同學正確應對青春期對異性的傾慕,告訴他們這是美好的情感,是成長路上必經的一課,要把蘋果留在成熟后摘。對家庭缺愛求關注的孩子經常噓寒問暖,對他們特別“照顧”,關心他們的一舉一動,有了進步及時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了問題及時指出爭取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總之,班主任只有幫助學生建立了各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陶冶性情,健康快樂地成長;只有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班集體才能在和諧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李成紅(1972-),女,漢族,湖北監利人,中學高級教師,本科,主要研究班級管理策略和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