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澤梅 周蜜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在社會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校園管理事業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體現在產教融合機制的創新之中。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從政府、高校、企業、相關協會等不同的主體出發,在對基本內容進行系統分析的同時積極探索各個社會主體之間相互融合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政校企協”? 產教融合? 措施
一、產教融合的相關概述
產教融合主要指的是,生產教育互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校園和企業可以充分實現溝通與互動,在實際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與行業中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系統的對接,從而將教育教學與技能提升、科技研發、生產勞動等進行系統的融合。這種融合是比較深度的融合,可以充分促進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形成互利共贏的發展形態,可以促進企業、高校、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的共同發展。
二、從不同角度探索產教融合的措施
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行業協會、政府、校園以及企業等不同社會主體的溝通與交流,可以不斷推動產教融合機制的有效創新,可以更好的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的有效完善,可以通過人才和資金的有效流動,促進社會資源的不斷整合。下面主要從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這四個方面的角度,來對其實際的發展內容進行基本的把握。
(一)政府層面
首先,要充分加強政策的有效制定,對外部發展環境進行系統的優化。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一些法規和政策進行有效的優化和完善,這樣可以更好促進校企合作制度的有效發展。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針對產教融合,政府不斷加強政策的有效引導,使高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企業和市場的發展需求,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系統的把握,不斷加強相關社會資源的整合。通過招聘會等相關內容的深化,不斷加強產教融合內容的有效推進。比如在春節過后,聯合人社局,市總工會等相關的社會機構,積極組織并創建春風行動等招聘會,可以更好的為社會的企業提供重要的人才資源,加強就業方向的有效把握。
(二)高等院校方面
對于高校來講,主要是對各個層面的矛盾內容以及支撐作用進行系統的把握。首先,對于高等院校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來講,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來對自身的發展目標進行系統的支撐。對于高等院校與企業的關系來講,主要是充分加強其定位準確的有效把握。在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的同時,要與企業的實際目標進行系統的融合,在對課程進行設置和調整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企業的一些意見來對自身的發展內容進行調整。
從高等院校和行業協會的關系來講,主要是貫徹落實肯作為的發展原則,主動的搭建相關的合作聯盟,使一些行業協會可以更好的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行系統的支撐。從產業和人才發展的需求出發,不斷對學生自身的創業能力、產教融合的能力進行系統的把握,提升教學的質量,充分注重全過程的有效發展,利用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加強校園特色文化的有效養成。
(三)企業層面
根據三重螺旋理論,在實際對相關的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促進產教融合,不斷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履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企業主要是充分從高校、行業協會、政府等不同的視角出發,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推動校園和企業的有效合作。在這個過程中,發布相關的行業信息,培養良好的人才,通過生產科研設備、實訓場地、資源的有效提供,來對政府提供的一些激勵政策進行系統的利用,充分完善內部支持和產學合作的發展機制。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與行業協會不斷加強溝通與交流,可以更好的通過資源的整合,推動企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當然,行業協會在對資源進行分布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企業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很多情況之下,行業協會如果能協調一些大公司提供更多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來對其后續的組織活動進行系統的支撐,就會加重影響力。
(四)行業協會層面
從行業協會的角度來看,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要充分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四方聯動合作辦學機制,才能夠充分實現一定的發展目標。所以,對于行業協會來講,主要是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與企業政府高效進行系統的合作,充分引導高校在實際對辦學目標進行設定的過程中,對其辦學方向進行系統的把握。利用相關的職業標準以及技術資源,對其內容進行系統把握,為校企合作以及產業融合提供相關的指導。與此同時,也應該加強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等內容的有效深化,這樣可以更好的發揮相關內容的有效作用,引導行業當中的企業以及高等院校,來進行高等院校發展的有效支撐。
當然,對于行業協會與高校以及企業之間的關系來講,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各方主體都還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問題。比如,對于高校來講,在實際對行業協會進行有效聯系的過程中存在溝通機制不健全,相關手續比較繁瑣等問題。
三、結束語
綜合以上論述,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促進“政校企協”協同創新機制的有效發展,積極加強產教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相關人才培養機制的需求以及其他資源的有效利用,來實現相關的發展目標,從而在提升自身發展水平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婁明陽.打造產教融合城市的問題與路徑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7).
[2]李夢卿,劉博.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的價值訴求、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現代教育管理,2019,(03).
[3]羅汝珍.“智造”需求導向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機制創新[J].現代教育管理,2019,(03).
作者簡介:沈澤梅(1985-),女,漢族,四川內江人,重慶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周蜜(1997-),男,漢族,重慶工程學院市場營銷專業2016級學生,2016級PMPC特色班成員,本科,研究方向:市場營銷、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