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蘭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寫作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是對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考查,只有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才能夠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從重視閱讀環節、注重寫作過程、引導自我修改三個維度出發,分析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科學策略。
關鍵詞: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有效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而更加凸顯,同時也面臨著全新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和優化。所以,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必須要把握課程改革的形勢和要求,以科學的觀念和先進的思想為指引,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推進寫作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以優化寫作教學的過程,從而逐步培養、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助力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一、重視閱讀環節,營造和諧環境
寫作是學生知識輸出的過程,而要保證學生進行正常的知識輸出,就必須要讓學生進入到良好的知識輸入狀態,否則學生就會進入到“心中無物”“不知所言”的困境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認識到閱讀對于學生知識輸入的作用,充分關注和重視閱讀環節,鼓勵并引導學生展開廣泛的課內、課外閱讀,促使學生可以從大量的閱讀中產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拓展視野并增長見識,學習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受到長久的文化熏陶,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輸入和輸出的質量。
例如,在教授《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時,筆者先帶領學生們對課文進行閱讀,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隨后,筆者再讓學生們獨立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在安靜的氛圍下進行閱讀,在閱讀結束后,筆者會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閱讀的感想,這個環節主要是增強學生們對課文的認識。閱讀環節結束后,筆者再讓學生們根據閱讀內容,完成一篇作文,作文主題可以貼合課文,也可以模仿課文內容。這樣,筆者通過重視閱讀環節,營造和諧環節,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注重寫作過程,培養寫作習慣
傳統寫作教學模式下,教師缺乏對學生寫作過程的科學教育和引導,致使學生找不到寫作的思路,只是機械地生搬硬套。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自身的所扮演的角色和應該發揮的作用,教授給學生基本的寫作方法,并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在明晰的寫作思路下展開對范文中語言、句子、文章結構、布局的模仿性寫作,促使學生在仿寫中掌握作文基本寫作技巧。此外,教師還應當重點激發學生的想象,促使學生可以主動發散思維展開想象,進行真情實感的流露和表達,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例如,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只關注學生們的寫作內容,而忽視了學生的寫作過程,實際上,學生們的寫作過程決定寫作水平的發展。所以,在學生們寫作過程中,筆者會加強指導教學,規范學生們的寫作方法,如,學生們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邏輯混亂的問題,這時,筆者便會針對學生們的問題給予學生們指導,幫助學生們完善這一問題。這樣,筆者通過注重寫作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寫作習慣。
三、引導自我修改,促進思想交流
修改是寫作的基本環節,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對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學生完成作文寫作之后,給予學生修改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在明晰修改作文的標準和目的,促使學生可以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作文,去發現自己寫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改正。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間的互評互改,讓學生可以在評價他人作文的過程中學習有益的經驗,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間思想交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生們完成寫作任務后,筆者會第一時間對學生們的作品進行批改,標記出學生們寫作出現的問題,然后,筆者再將筆者批改好的作文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們根據批改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實際上,作文修改可以大大促進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學生們在重新閱讀自己作文時,可以發現自己寫作的問題,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這時,再根據筆者的批改進行完善,大大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這樣,筆者通過引導學生自我修改,促進了學生的思想交流。
總的來說,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語文總體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影響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發展。所以說,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并樹立科學的觀念和先進的思想,把握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以現實學情為出發點,來實現重視閱讀環節、注重寫作過程、引導自我修改等策略的運用,創新寫作教學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情感流露和表達,從而真正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讓學生獲得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壽平.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分析[J].華夏教師,2017(24):83.
[2]田曉燕.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效果的方法探究[J].成才之路,201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