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桐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藝術情操方面的培養。學習馬頭琴演奏也成了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形式。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馬頭琴不再局限于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集體教學、線上網絡教學等新興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那么如何選擇恰當適合的教學模式,成為很多家長和學琴者的困擾。本文將通過“一對一”教學與集體教學各方面的對比,幫助廣大馬頭琴學員和家長們在教學模式方面的選擇。
關鍵詞:馬頭琴;一對一教學;集體教學
馬頭琴作為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樂器,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4月,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教育部發布關于推進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對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測評,評測結果作為中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此項政策的發布,致使很多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培養,加之網絡媒體對蒙古族音樂的關注和宣傳度增強,大批馬頭琴學習熱潮涌現,馬頭琴教育培訓得到空前的發展,各種藝術培訓機構相應而生。筆者自身從事馬頭琴教育工作,在對比了高校教育、培訓機構教育、網絡授課等集中不同模式的教育方式后,對“一對一”教學和集體教學的優劣勢進行了粗淺的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廣大的馬頭琴愛好者、學員們抉擇更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1 “一對一”教學模式與集體教學模式闡述
“一對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以一名老師與一名學生的互動行為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主要負責講述、示范以及提問;學生負責模仿和練習。是一種傳統的、針對性強的、流傳較廣的授課模式。全國各大專業院校在器樂教學方面,大多采用這一種教學模式。
集體教學是與傳統教學相對的、近年興起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集體教學,即指“一對多”,是以一名老師與多名學生互動行為為主的教學模式。
2 馬頭琴“一對一”教學的優劣勢
2.1 “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有因材施教,針對性強、授課質量高,學習效果好、專業化強、注意力更集中、上課時間安排上更靈活等等。
大多數器樂教學,最為重要的是由于學生主客觀條件不同而導致學生進程、學習結果都不同。在專業教學領域,因“一對一”的獨特性,教師所有的注意力都可以集中在學生身上,而學生也不容易分心,或者可以說沒有精力和空間去分心。教學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習雙方共同協作的過程。首先,“一對一”授課模式,能將影響授課和學習精力不集中等因素降到最低,使教學雙方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授課和學習過程當中,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在講解演奏動作、演奏技巧、身體形態、聲音的細致變化,以及及時糾正解決課堂中學生存在演奏問題等方面,都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學習計劃,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反饋出的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隨時調整技巧學習的難度,專業性更強,學習效果好,學生專業技巧進步快。因此這也是國內外各大專業院校各種器樂演奏長久以來一直延續采用教學模式。馬頭琴由于其演奏方式的獨特性,在持琴、持弓、運弓方面都有獨特的要求,因此若將來想從事專業馬頭琴教育或馬頭琴演奏職業,“一對一”教學模式是最佳選擇。
馬頭琴是蒙古族的傳統樂器,目前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普及,僅在內蒙古自治區及蒙古族聚居地廣為流行。近年來由于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馬頭琴的影響力隨之擴大,很多外省其他民族的愛好者們也多了起來,推動了馬頭琴教學市場的發展,受到利益驅使、濫竽充數的人也隨之增多。由于區地域性的限制,對馬頭琴文化歷史背景的了解程度尚淺,外省愛好者們大多不具備辨別馬頭琴演奏者水平高低的能力,而且還存在同一地域學習人數少、年齡、學習能力不對等,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因此筆者建議外省愛好者們最好選擇一些馬頭琴屆知名度較高的、正規科班院校出身的馬頭琴從業者,進行“一對一”教學模式學習,以便于正確了解和掌握馬頭琴理論知識及演奏知識,同時也有助于馬頭琴在全國范圍內的正確傳播。
2.2 “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劣勢
“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劣勢主要有課時費較高(相較于集體教學模式個人承擔部分而言)、進度相對慢、難堅持、授課氛圍相對緊張(只有學生和老師兩人)、 教師工作量大,等等。
由于“一對一”教學模式教師付出的時間精力集中,專業化要求標準高,收費自然相對高。而在集體教學模式當中,學生人數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分擔了學習的費用。“一對一”教學更注重學生技巧完成的質量,到學生真正掌握住技巧前之前,都會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反復的鞏固糾正練習。器樂演奏的學習,本身就需要靠大量的時間練習不斷地積累。而很多不是太懂行的人,都急迫的想學得快一點,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把基礎打好,另一方面又覺得小課課時費貴,所以不容易堅持。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小孩子的天性大多愛玩,需要同伴,需要對比的刺激,沒有同伴陪伴的“一對一”授課,很容易讓他們覺得無趣,缺少對比的學習,也很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再加上授課氛圍相對緊張,學習效果不一定好。一部分家長,僅僅是為了應付藝術測評,并不是真正想讓孩子從事專業學習道路,不重視基本功學習,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也不嚴格,錯把孩子進步慢的原因歸結于“一對一”授課效果差,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對一”教學模式下,假設一位專業老師有12個學生,每節課一小時,每人每周兩節課,教師就承擔一周二十四課時的工作量。由于每個學生程度水平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學生人數越多,教師需要備的課就越復雜,工作量就越大。
3 馬頭琴集體教學的優劣勢
3.1 集體教學模式的優勢
集體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有授課氛圍相對輕松、趣味性強、對比性強、課時費低(與“一對一”教學模式個人承擔部分相比)等。
筆者從各盟市幾十家藝術培訓機構了解到,馬頭琴集體教學模式非常流行普遍,選擇這一授課模式類型的人數遠遠超過“一對一”教學模式,課堂人數3-10人不等。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集體授課的組成對象,大部分是中小學生,且以興趣愛好為主的多。前文也提到,小孩子的教學以維持興趣為主。集體教學課因參與的人數變多,課堂組織形式也變得靈活多樣化,重奏、合奏等形式都可以在集體教學課中實現,課堂氣氛活躍,而且有對比競爭關系的存在,學員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還有助于他們的協調配合能力。而人均課時費用大大減少,深得家長們的偏愛,畢竟大部分家長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興趣愛好而已,只有極少部分的家長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將來從事馬頭琴教育或演奏職業。
3.2 集體教學模式的劣勢
由于人數的增多,教師精力分散,無法及時的發現和處理學生在演奏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而且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水平、程度都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學得快,有的人學的慢,那么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就會產生矛盾,假若有的人因事假缺席課程,那么整個小組的進度也不會因一個人而改變。馬頭琴的聲音也比較大,多人一起上課時,很難專注到自己的聲音,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無法面面俱到,集體授課對專業技巧的要求標準降低很多。
3 總結
本文從幾個方面,粗淺的探討了馬頭琴教學中“一對一”和集體教學模式的優劣性,希望能夠對廣大馬頭琴興趣愛好者和家長們起到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 徐曄.器樂教學中個體教學與集體教學之比較[J].通俗歌曲,2017(04).
[2] 范建煒.“一對一”教學之我見[J].科學大眾,2018(12).
[3] 韓峰,王慧穎.學行結合 教學相長——普通高校聲樂教學中一對一教學與小組互助教學[J].藝術教育,2013(11).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