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校本課程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所形成的一種課程理念,是由學校自主確定的課程體系。在新課改下,教育部為了兼顧各個地域、學校的現實差異,解放了課程管理權,指出國家、地方與學校應該形成三級一體的管理機制,全面開發校本課程,由此補充與完善國家、地方課程,從而切實滿足全體師生的教學需求。本文將從組建校本課程開發小組、根據現實確定校本課程實施內容、積極完善校本課程實施與監督機制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策略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階段,語文教材一直都是中心與關鍵,而為了追趕教學進度,促使小學生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的語文知識,小學語文教師也將語文教材作為實施語文教育的唯一載體,且采用了“灌輸”策略。但是,語文教材雖然十分重要,但是卻不能涵蓋豐富的語文知識,受到了篇幅限制。因此,在新課改下,人們提出要從“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同時還鼓勵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全面開發校本課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改革機遇,及時開發與構建校本課程,全面展開豐富的校本課程教學活動,促使小學生實現個性發展。
一、組建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開發校本課程通常是需要在校領導的帶領與支持下進行的,否則小學語文教師很難有時間、精力去開發并落實校本課程教學。因此,要想在語文教學領域開發校本課程,便要建立一支上行下效的校本課程開發小組,讓全體小學語文教師都能意識到開發腳本課程的重要性與基本原則,從而切實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工作。
本校校領導便十分重視腳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認為校本課程是體現學校特色,打造學校品牌的必經之路。因此,本校校領導積極對全體教職工人員進行了校本課程的理論培訓,促使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意識到了校本課程的重要性。之后,便由年級組長擔任組長,帶領各年級的學科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由此形成了工作小組。接下來,我們便合理分工,奮分頭調查了語文學科的突出問題,確定了開發校本課程的資源開發渠道、校本課程的主題與實施計劃等等,經常會進行集體研討,以便切實豐富語文教學活動。
二、根據現實確定校本課程實施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由學校自主進行,這就給小學學校提供了充足的自由權與選擇權。但是,歸根究底,校本課程是要服務于小學生的,目的是要優化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發展,所以校本課程并不能想當然地進行,而是要根據學校的現實需求進行。同時,在開發校本課程內容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考慮校本課程的操作程序與實現條件,雖然要盡全力創設條件去實施校本課程,但是同樣也要考慮現實,合理取舍校本資源,避免浪費人力、物力、財力與精力。
為了開發校本課程,筆者會隨時與學生保持緊密溝通,希望小學生可以及時發表自己的學習主張,闡述自己的學習需求,然后再由筆者據此開發校本課程。比如,識字寫字知識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因此,筆者就以“中國漢字之美”構建了校本課程,整理了我國漢字的發展史,介紹了漢字在世界語言中的地位,及時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然后,根據漢字的音節、字形、字意等內容,筆者便設計了分支的校本課程內容,便于小學生積極學習漢字知識。另外,筆者也組建了書法班、漢字課等活動,很好地完善了校本課程的實施形式。
三、積極完善校本課程實施與監督機制
目前,雖然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備受關注,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會忽視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求,還是將重點放在了教材內容之中,擔心校本課程無法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導致校本課程流于形式。對此,小學學校要積極完善腳本課程的實施與監督機制,全力保證校本課程的課時、實現條件,再以完善的監督與考核機制時刻提醒小學語文教師,使其自覺組織校本課程教學活動。
為了落實校本教學,筆者每周都會按照學校的校本課程組織一次校本活動,借此落實特色化語文教學。同時,小學生也可監督筆者的校本教學行為,如果未取得學生同意便放棄了校本教學,那么學生可以隨時對校本課程工作小組提出意見,由筆者接受相應的懲罰。另外,筆者也會積極撰寫校本課程實施計劃,以便形成書面資料,一方面能夠就校本教學進行交流,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積極落實了校本教學。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十分重要,可以切實拓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使其實現學習進步,同時還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學習校本課程的內涵與實施原則,據實開發校本課程,完善實施與監督制度,逐步落實校本課程教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陽莎莎.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8.
[2]劉小蘭.小學語文校本課程及教材開發的內容、形式、方法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