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南進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德育逐漸成為一種貫穿于育人活動全過程的重要內容。而高三作為一個十分關鍵的教學階段,更是對德育教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組織高三德育活動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高三;德育活動;有效策略
所謂德育,主要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和標準,在系統性的教育目的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思想、道德、政治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學生的積極認識與踐行,從而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對其未來社會發展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準確地理解德育的內涵與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對德育策略進行調整,以此來不斷促進德育質量的提高。
1.注重榜樣示范
榜樣示范是最重要的德育策略之一,它主要是指通過榜樣人物的行為與思想對學生施加影響的德育方法。通過榜樣示范的方式,可以使道德行為準則形象化、具體化。為此,教師應該利用恰當的方式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此來對其思想行為進行良好的引導。
一般來說,可供學生學習的榜樣人物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第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取得偉大成就的偉人、領袖人物、革命先烈等;第二,在社會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模范人物;第三,具有優秀個人品質的教師與家長等長輩;第四,學生群體當中的“三好學生”等先進分子。總之,不斷引導學生觀察和模仿榜樣人物的先進行為,更加有利于學生在德育活動中實現外化于行,內化于心。
2.關注學生心理
高三處于高中學習的中后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生活和學習節奏不斷加快。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必然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高三學生的特殊性,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活動的重要內容。針對高中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開展一些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此來使學生掌握一些調節心理狀態的有效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從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學習心理教育;(2)情感健康教育;(3)堅強意志教育;(4)人際適應教育;(5)青春期心理教育;(6)升學和擇業心理教育。通過這些方面的引導,逐漸使學生掌握了一些比較科學心理健康調節方法。當然,考慮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為理論方面的內容,而課程效果是循序漸進顯現出來的。因此,我還會組織多樣化的活動,以此來給學生提供宣泄情緒的平臺。最終,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3.調整管理模式
審視長期以來的班級管理活動,可以發現教師采用的往往是封閉和單向的管理模式。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提出的各項要求。而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逐漸受到教師的廣泛認可和關注,所以德育活動中,應該積極轉變班級管理模式,以此來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組織本班的德育活動時,我會從各個方面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如:在進行紀律管理活動時,我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的紀律管理。同時,為了使學生的自主管理活動更加有的放矢,我通過常規管理的方式,組織學生在學校整體管理制度的框架下,自主制定了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紀律管理條例。同時,通過“值日班長”的方式,學生輪流負責班級紀律管理條例的監督與執行。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從而優化了德育管理的環境。由此可見,在德育管理活動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起到的作用。
4.協調家校關系
家庭是學生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場所,所以家庭教育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的意義,并將家庭教育納入到班級德育活動的體系中。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擴大德育活動的影響,從而使德育活動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我會和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會將學生德育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為此,我會讓家長了解一些當前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其認識到思想道德品質在學生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我還會給家長講解一些比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之后,我們會就學生在校內外出現的問題進行溝通。最終,通過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協調配合,逐漸使德育效果得到了強化,從而促進了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
總之,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演變,德育逐漸成為教育活動中的首要內容。因此,在高三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對德育活動的整體要求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以高三學生的特殊性為突破口實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組織策略。同時,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應該及時對德育策略進行動態調整。唯有如此,才能不斷促進德育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京兵.高三畢業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12):328.
[2]廖翠堯.淺談班主任對高三學生的德育教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