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強
摘 要:小學一年級具有重要意義,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開端也是最關鍵的一年。小學語文的基礎也是從一年級開始,這個階段的教學自然是重中之重。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還處在活潑好動的階段,以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語文學習,顯然是不合適的。現代化社會科技快速發展,語文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獲得樂趣,既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加強了課堂教學效果,一舉兩得。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
引言:
為了提升一年級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從多個方面去充分挖掘多媒體資源,合理安排穿插在平時語文課堂教學中,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一改往日乏味死板的教學模式。如今網絡、信息、多媒體高速發展,除了學生手中的教材之外,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采集音樂、視頻、動畫、紀錄片等資源,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到一起,既能督促低年級學生學習,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教材的記憶點。
一、讓教材鮮活起來,提升學習效率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語文學習如果只憑借著老師的講述和手中的教材,是十分有難度的。低年級學生還處在活潑好動的階段,以從前的教學模式進行語文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教材上的文字、拼音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想要真正掌握知識點,融會貫通,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反復記憶。這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讓教材上看上去陌生的文字變得鮮活有趣起來。既能夠強化學生記憶,同時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知識的學習也不會顯得那么枯燥,增加了趣味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口耳目》時,教材上雖然配有彩色插畫,但低年級學生要真正記住“口耳目手足”這幾個字的筆畫和寫法,還是有難度的。所以,在備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找尋資源,比如:這幾個文字從甲骨文蛻變到如今寫法的視頻演變動畫,并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結合教材加以講解,生動鮮活地將文字演變過程和來源呈現在學生面前,適時加深學生印象,再配合課后作業習題鞏固,避免學生學過就忘,加強了語文學習效率。
二、多元化語文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如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語文教學效率自然也會提高,語文成績和文學水平也會取得進步。教師可以抓住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多媒體和語文知識點結合到一起,用音樂、動畫、視頻和紀錄片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適時在教學中貫穿知識點,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鮮活,擺脫乏味和枯燥。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時,自然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熱情。
當學習到一年級下冊最后一課《小壁虎借尾巴》時,整篇描寫了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然后去找小魚、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故事本身蘊含著童趣以及自然界中壁虎生理特性的知識。相比較于紙面上的教材來說,教師可以采用活潑可愛的動畫場景,去還原課文中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教師可以扮演成講故事的角色,將動畫與課文巧妙穿插到一起,娓娓道來。孩子對于動畫片有一種天生的喜愛,將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到課堂上后,學生學得開心,老師也教得開心。這篇課文通過動畫來呈現之后,學生對于課文里的故事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點評指正糾錯
在語文課堂上合理運用多媒體,除了豐富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外,還有其他用途。當低年級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后,教師想要知道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就可以通過課后作業來進行了解。一旦沒有得到老師及時的糾正和教導,學生記住的可能一直都是錯誤的知識點,語文教學最終得到的卻是反效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教師需要對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題目及時點評,及時糾錯,以免以后再犯相同錯誤,在這個方面多媒體也能夠起到輔助教師的作用。
比如說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試之前,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平時常常會出現的問題或寫錯的字收集起來,加上正確示范,做成彩色PPT形式,然后在考試前集中為學生答疑解惑,將以往的錯誤一一指導糾正,讓做錯的同學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應該怎么正確去寫、去做。而其他同學也得以可以再鞏固一遍知識點,警惕以后不會犯相同錯誤。學生們可以對于PPT上列舉的錯誤問題進行討論,自己得出正確答案,再交由老師進行最終點評和指導。
四、活躍課堂上氣氛,加強師生交流
假如說,語文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交流,只限于課堂上的教學和作業批改,那當學生在語文學習上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可能就不愿意去尋求老師的幫助,勢必會導致后續學習的困難程度增加,所以,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是必要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愉快的時候,學生自然能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實現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氛圍,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多媒體資源在此時也是一個不錯的輔助方法。
當教師使用動畫片、電影視頻、音樂等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自然會比單純盯著書本要有趣生動,多媒體教學明顯更受到低年級學生的歡迎和喜愛。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容易被吸引住,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多展開討論和提問,充分展開師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在愉悅熱烈的氛圍中達到吸取知識的目的,加深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主動去尋求老師幫助答疑解惑,教師也積極主動地進行指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結語:
為了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一年級學生語文水平,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與教材相結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教材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愿意去學,開心地學,學得快樂,學得輕松,從而達到提升一年級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天萍.試論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2):132-133.
[2]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