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華
摘 要:留守兒童是指父母以及其他親屬監護人連續三個月以上外出務工,現需要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沒有監護人在身邊照看,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對他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以后的終身發展打下了堅定的基礎。通過對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探索其影響因素。本文將對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內容進行闡述,并分析當前研究成果。
關鍵詞: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影響因素
引言:
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推算,中國約有6000多萬的留守兒童,在2016年開展的摸底排查工作中,全國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這些年來,常發生一系列留守兒童事件,讓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度普遍加深,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可是實際上,并非所有留守兒童都只有不好的一面,多數留守兒童堅強樂觀,自信懂事,有著積極的心理品質。
一、留守兒童心理品質現狀
(一)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現狀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外來務工人員選擇進入到城市發展,這也導致留守兒童的數量在近些年來急劇攀升。家長外出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了許多不利的成長因素,對留守兒童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如人際交往困難、容易產生激烈情緒、并且不適應現有生活的情況。但是這樣的環境并不是只給孩子產生了不利影響,仍有一部分孩子與其他未成年人沒有區別,甚至在思想品德上比一般孩子更加堅強。他們很樂觀懂事,知道為家人考慮,可以關心家人。雖然生活較為困苦,但是他們可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時刻保持微笑,這些孩子也是留守兒童,但常常處于被社會忽視的狀態。對于有著積極心理品質的留守兒童,我們不應該再給他們貼上過于沉重的標簽,我們要對積極向上的留守兒童進行正能量的傳遞。
(二)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品質研究的現狀
在對留守兒童心理品質的研究中,積極心理品質的占比較高,這表明我們不應該一概而論,為所有留守兒童都貼上問題兒童的標簽。我們應該重視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環境的建設,激發留守兒童積極的心理品質,防止留守兒童在消極的環境中被同化。但大量研究表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出現明顯差異,留守兒童的健康狀況整體水平較低,容易出現比較消極的心理情況,從而導致各種不利行為的產生。對于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群體,研究不僅應該關注各種消極的方面,更應該重視其積極的心理品質,并深入研究其影響原因,對兒童積極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發掘。
二、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一)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因素
影響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因素多種多樣,性別、年齡、閱讀量、是否接受教育,年級等多種因素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作用。研究發現,男生的獨立性、對外界事物變化的接受度以及耐受挫折的能力都要較高,但是女生在社交以及性格方面會優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的性格相比男生較好,在語言方面上也有著先天的優勢,在平時生活中擅長向他人尋求支持,所以女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相比男生更有優勢。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也有較大差別,主要區別在于是否父母雙方都離開家庭,只有父母一方離開家庭的留守兒童成為單留兒童,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兒童成為雙留兒童。在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中發現,單留兒童的心理品質會明顯優于雙留兒童,他們對于美的領悟以及獨立性和合群性都較為良好。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有著較大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重視和信任,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教師要對學生負責,改變學生對學習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學生在校能感受到溫暖,避免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通過接受教育,豐富留守兒童的內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關于留守兒童及及心理品質的研究
對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通過對留守兒童社交智慧、耐挫力、合群性、好奇心、自我調節能力、獨立性以及美的領悟等15項心理品質進行調查。并以此作為衡量標準,判斷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屬于積極,消極或是情感平衡的情況。目前,國內對于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仍有大量不足之處。并沒有關于各項品質統一測量的標準,導致研究結果并沒有辦法進行橫向對比,調查的方法也比較單一。針對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實踐性研究的結果,我國許多學者提出了切實的培養方案。根據我國國情,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品質培養,我們需要從家庭、社會、學校及學生自身四個方面出發。父母不能在身邊照顧,就需要加強交流以及溝通,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進行關注。學校也要積極開展相關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以重視。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環境。
結束語:
留守兒童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也是我國一個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走入城市,隨之產生了留守兒童問題。但留守兒童并不就等于問題兒童,我們不能為留守兒童貼上這樣沉重的標簽。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進行分析,發掘他們身上積極的心理品質。政府也應該對此提高關注度,為促進留守兒童的努力提供途徑。
參考文獻:
[1]沈麗麗,滿其軍.留守兒童社會支持與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8,32(06):7-10.
[2]張莉.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行為狀況比較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2):144-145.
[3]劉凱文,熊紅星,張璟. 情感支持和認知刺激支持對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C]. 中國心理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2018:1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