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摘要: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的經營發展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內審作為維護財會管理紀律、改善企業經營、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對于新常態背景下的集團企業來講意義重大。本研究分析了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內審工作面臨的一些變化與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提升集團企業內審工作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集團企業;內審;問題;建議
內審工作對于集團企業來講是一項很重要的經濟監督活動,不僅可以幫助集團企業進行自查自糾,及時發現集團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及時提出改進建議,保障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的內外部審計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集團企業內審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怎樣適應新的市場及集團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更好地發揮內審的內部監督、評價與咨詢服務三大職能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內審面臨的變化與問題
1.集團企業內審機構有待完善、工作獨立性有待加強。我國大部分集團企業的內審機構設置不合理,工作獨立性不強,具體業務不明確,因人、因企業而異的現象普遍存在。在西方國家一些比較成熟的現代企業管理中,內審機構往往直接隸屬于董事會,由董事會直接負責,企業其他部門無權干涉,工作的獨立性也相對較強。但是在我國,集團企業的內審機構隸屬情況不明,有些董事會負責,也有些由企業總經理負責,更有一些企業是由經營層某一副職分管,受到中層領導及企業其他部門的影響與制約較大,工作的獨立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2.集團企業內審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呈現出“多挑戰、中高速、新動力、優結構”的發展特征,集團企業內審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對內審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大部分集團企業的內審工作人員都是會計專業人才,在內審人才的錄用上,各個企業單位的把關差異很大,至今還沒有對內部審計專業人員的準入設定相應的標準,這樣就使得集團企業內審人員在自律、客觀、主動等一些基本素養方面比較欠缺。加上內審人員后續的培訓學習相對欠缺,造成目前我國集團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者專業化水平不足、綜合素養較低,缺乏對企業全局性及戰略性發展的意識,難以對企業的前瞻性及綜合性進行把控,審計方面的知識與經驗不足,審計影響力與權威性也不足,從而嚴重影響了集團企業的審計質量。
3.集團企業的內審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及國務院對內審制度進行了完善,對審計監督力度進行了加強,實現了對審計監督的全面覆蓋,落實了內審工作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為集團企業內審工作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多挑戰、高定位、一盤棋、全覆蓋”的新思路、新要求。但是,很多集團企業的內審工作中依舊存在著審計風險責任意識缺乏、審計流程不完善、內審質量控制弱等,嚴重影響了集團企業的內審成果及其服務價值,集團企業的內審質量亟待提升。
4.集團企業內審理念有待轉變。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在確立新型審計理念的同時還對內審內涵、途徑和框架等相關理念進行了重新界定。但是在我國大部分集團企業,審計思維觀念依舊有待轉變。一方面,在審計的定位方面。我國企業內審主要目的是維護所有者利益,保障企業經營順利開展,對于審計的定位、框架及審計工作的開展,不僅僅再是審計部門及審計工作者需要去考慮和努力的問題,也是企業的職責,要把企業的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審計監督。另一方面,在一部分集團企業,內審工作還僅僅限于財務內審,內審業務的范圍比較狹窄,嚴重影響了內審職能的充分發揮。
二、新常態背景下提高集團企業內審工作質量的措施
1.提升內審獨立性。獨立性作為內審的靈魂,也是內審工作順利開展的最關鍵,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公正地對集團企業內部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評價,保證相關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內審部門必須具備高于其他管理部門的內部組織地位,具備較強的獨立性,進而才能使自身的權利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將內審部門直接劃入董事會或者審計委員會領導的范圍,賦予內審部門更強的獨立性與權力,在工作方面可以直接向企業領導匯報,并可以為企業的戰略性發展提出建議,可以站在企業整體發展的角度上,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2.加快集團企業內審人才隊伍建設。就目前來講,企業的內審人才隊伍主要由財會人員及審計人員構成,其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既懂得現代管理技術、法律常識、經濟學知識,又可以熟練操作計算機,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人才還是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內審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加快集團企業內審人才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支新型的內審團隊,才可以為新常態下集團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內審人員還應具備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管控監督能力、洞察能力、遠見力及責任擔當方面都必須達到較高水平,可以及時的發現企業內控、風險管理、未來發展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同通過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為企業領導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措施。
3.創新集團企業內審的方式方法。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內審必須將傳統的內審技術、方式及內控測試方法與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及統計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使定性與定量分析法互補性的優勢得到充分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及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創建在很大程度上使內審的方法手段得到了豐富與創新。
4.全面覆蓋集團企業的各項管理。全面覆蓋集團企業的各項管理,要求企業內審必須將自身工作的重點轉向企業每一個職能部門,對于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及風險進行及時地識別判斷,并以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及內審手段對各種問題、風險進行評估及提出改進措施。企業內審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并幫助企業實現自身設定的目標。
集團企業內審工作在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提升內控效率與效果的基礎上,要主動積極地為企業風險的識別、評估、防范并提出應對策略服務。在對企業各類風險進行科學、客觀性評估的基礎上,還應該根據風險類別、特點等提出可行性建議;在對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進行即時監控的基礎上,還要有效發揮自身咨詢服務功能,幫助企業領導及管理層對風險管理工作及相關流程進行完善與改進。集團企業內部審計需要審時度勢,開拓視野,樹立新型的內審理念,注重全方位參與企業的各項管理,特別是風險管理。
三、結束語
新常態背景下,集團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這就給企業內審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企業內審必須認清楚當下的形勢,審時度勢,從理念、管理方式、工作重點、人才隊伍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充分發揮自身的各項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戰略性目標的實現提供幫助,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使自身煥發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竇冰.關于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探討[J].財會學習,2015(8).
[2]朱培德.新常態下企業內審工作的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155-156,179.
[3]李華麗,王瑞龍.高校內部審計新發展:參與高校風險管理[J].財會月刊,2017(5):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