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鵬 張繼紅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提升學生們語言感知能力和情感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還是培養學生們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關鍵性手段。在綜合素質培養的現代化課堂中,閱讀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有助于學生們在潛意識中形成對語文的學習能力,從而共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1 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還無法完全的認識世界,所以認識事物難免會片面化,無法正確、準確地得出觀點。小學生的閱歷尚淺,知識面比較窄,在閱讀方面都是有很大阻礙,但是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如果可以在入學之初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面,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能有好的教學方式,這無疑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種福音。就好像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我們反復的閱讀之后,便會產生一種神奇的靈感,也有助于提升閱讀的靈感,讓閱讀更加順暢。小學的閱讀不僅包含著課內閱讀,還包含著課外閱讀的范疇,學生們除了課內的閱讀教學之外,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課外選擇性的閱讀,這種閱讀一般是在課外由學生們自主完成的,因此課內閱讀教師的方式對學生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2 互動教學模式的含義
新課程改課不斷地深入,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加入互動教學的模式是簡單而有效的。將互動的概念延伸到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通過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然學生們產生相互作用力和影響力,從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用最好的方式完成當前的閱讀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互動的概念,用現代的手段和方式將一些好的教學方式進行融合,成為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在小學期間,學生們在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屬于不成熟的階段,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就是從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這時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閱讀文章之間產生深度的溝通,這樣的溝通模式就是互動的教學模式,通過互動交流,學生們可以充分展現自己,還能培養起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語文素養。
3 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品味
3.1加強對名著、經典的閱讀
學生閱讀哪些刊物、哪些內容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學生們世界觀還未養成,只有在這一階段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養成良好的世界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名著、經典帶給人的事心靈上的震撼,也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所在,只有加強小學生對適時年齡段的優秀作品閱讀,才能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品味,讓小學生在閱讀方面有所長進。
3.2學校進行積極地閱讀訓練
學校的引導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學校的系統訓練中,小學生可以克制懶散和不專注的壞習慣,能專心的進行閱讀訓練,這樣的訓練才是有成效的;再加上系統的訓練可以快速的讓學生領略閱讀的魅力和閱讀的技巧,讓閱讀成為小學生的日常習慣,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寫作,才能寫出好文章,反之又可以促進閱讀。
4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互動教學模式探究
4.1引導學生們發揮想象力,促進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
語文教學是開放式的教學課程,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日積月累增加的。教師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課文知識的問題所在,與學生們進行互動,或者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在互動模式中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促進課文的理解。例如:教師對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提問學生,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小青蛙從井底出來了,他會說些什么,會和身邊的小伙伴怎樣交流?這樣的問題不是課本中的內容,是教師自行延伸的內容,但是不僅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們分組或者自行進行互動交流,互相交換看法,這樣的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對學生們來說是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學會閱讀。
4.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深度的互動閱讀教學模式
學生們的生活常識是慢慢積累起來的,生活的經驗也是在點點滴滴中進行積累的教師們在引導學生們進行閱讀時,要結合生活的實際進行互動模式教學。例如在《找春天》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春天的來臨究竟表現在哪里,你發現春天是怎樣悄悄來臨的?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之后,由代表起來總結發言,在全班同學的相互交流中,春天的影子越來越清晰,這樣的互動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們聯系了生活的實際,更讓學生們有一雙發現新鮮事物的眼睛,對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用的。
5 小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閱讀文本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在語文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們語文素養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學生們在課內外的閱讀中真正吃透弄懂,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寧陽縣磁窯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