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嫦
我國素質教育普及以來,政府對高中學生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較為重視,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這就需要高中學生在政府支持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將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實時性融合。此外,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融合過程中,需要著重突出德育教育,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德育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 生涯教育與德育概述
1.1 生涯教育概述
生涯教育也叫作生涯規劃教育,主要是指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規劃有目的的提升學生自我認識與社會認知,并且在此基礎上滿足職業發展需求,同時在現代時代背景下對自身奮斗目標進行確定,以此實施具體安排計劃。此外,在對學生實施生涯教育時,需要把握最為基礎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如何生活。也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成為一個有能力的社會人才;(2)學習如何學習。其中利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來提升自身潛力,不但學習理論知識,而且學習自我學習方法;(3)學習如何謀生。也就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充實自己的生活,是傳統職業發展較為重要的課題,但是在進行生涯發展過程中不單單指生活技能;(4)學習如何愛。需要從大我中完成小我,并且從小我中促成大我,使人生充滿意義。
1.2 德育概述
德育主要是指將對社會的需求轉化為內在的品行教育活動,此教育活動具有較大的歷史性、社會性以及階級性等。所以,德育教育肩負著我國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培養優秀人才的偉大使命,此外德育教育實質上是一種集合型概念,在較大程度上也是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教育的統一。
2 高中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有機結合的意義
2.1 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我國高中階段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生活技能,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思想上的升華,同時對學生的人格進行不斷的完善,以此達到實踐型人才的目標。此外,德育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傳授,生涯教育在較大與之相比更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并且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更具多元化,教學形式更加具有靈活性,所以在此基礎上把生涯教育和德育進行有效的融合,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把生涯教育中的實踐活動與德育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可對德育實踐教學目標進行實現。
2.2 提高生涯教學質量
革新后的高中生涯教學對學生的自主能力較為重視,并且通過規劃與探究,達到對職業能力有效培養的目的,但是在生涯教學中一些學生對一些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能夠通過德育教育來提升認識,并且能夠對學生決策能力與規劃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同時根據理論知識對其進行有效指導,這在較大程度上對生涯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3 資源優化整合
目前,高中生涯教學主要是根據教師理論知識的講解,并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流來完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生涯規劃能力,以此提高學生未來發展。此外,在生涯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使學生在掌握人生規劃能力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不但能夠使課程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而且資源也得到了優化與整合。
3 生涯教育中德育內容分析
3.1 注重精神與職業道德培養
高中在進行生涯教育過程中,還需要認識自我,認識職業的重要性,并且此進行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具備較高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在較大程度上是也是學生內化的一個過程。除此之外,生涯教育不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可幫助學生對職業理性、道德以及態度進行有效的穩定,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對紀律與規范進行有效的執行,在此基礎上也能夠體現出體現出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實現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要目標。
3.2 培養團隊精神與人格塑造
一個人生涯成功最為重要的就是團隊合作精神與人格的有效完善,這在較大程度上是能夠達到一定的生涯目標,其中生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人格塑造的目的,并且在基礎上還能夠培養團隊精神,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為此能夠大大提高學生自身品質。此外,生涯規劃意識在其中也起到決定的作用,能夠有效規劃學生日常紀律、規范以及班風等,其中生涯在教育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是提高學生的自身內涵,比如尊重、誠實以及關懷等,這在較大程度上是德行的較好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社會的一種公德教育。
4 高中院校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互相融合教學措施
4.1 學生正確的自我認識
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時,教師應當通過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能夠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發現自身的缺點,對此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融入,能夠使學生達到生涯目標。
4.2 重視對社會環境的分析
在進行生涯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分析社會環境與生活環境,同時把分析結果與學生分享,以此引導學生制定出適合自己生活的人生規劃,在整個規劃過程中,需要通過德育教育進行引導,對學生的錯誤的價值觀進行有效糾正,并讓學生認識到正確的就人生發展方向,以此做出正確的決策。
4.3 職業素養訓練的關注
教師在進行生涯教育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品行教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責任意識以及合作精神,比如教師定期舉辦志愿者活動,讓教學生活化,在活動中設置一些助人為樂活動環節,這就需要在各個環節中滲透德語教育,以此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4.4 實訓基地的創建
學生在生涯教育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德育內涵,需要在學生學習理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有效的實踐,這就需要學校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環境。為此,學校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對理論知識更加的了解,這在較大程度上還能夠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使之在學習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除此之外,學生通過理論與實踐形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把德育教育與生涯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在較大的程度上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生活。生涯規劃是學生生涯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培養,以此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德育內涵。
5 高中學生生涯教育與德育融合的實踐探究
5.1 校本德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在生涯教育過程中,校方可以與相關企業聯合,讓學生體驗即將面臨的社會環境,還原最真實的現實生活狀態,使學生明白在現實環境中生存需要具備的素養,能夠有效彌補學生自身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有較高的針對性。此外,實訓基地的構建能夠將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在實踐中更好的應用理論知識。在生涯教育中通過“校本+基地”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的自我察覺為核心,并根據生涯教育為媒介校本德育教學,使學生對自我與社會有較為深入的認知,以此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與素養。此外,通過基地實踐機制進行生涯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同時能夠為學生提供適應自身發展的環境,以此構建校本德育課程體系。
5.2 以生涯體驗為目的實踐活動
生涯教育主要是以實踐為主,實踐活動也是德育課程中重要的補充內容,同時是學生獲得現實職業體驗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此外,在生涯教育中實施實踐活動是把生涯教育從課堂中轉移到生活中,以生活為教學課堂,這也是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內化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除此之外,在德語教育的引導下,對生活中的資源進行挖掘,以此將生涯教育實現生活化實踐。
5.3 情境式實踐教學
在生涯教育過程中,進行加入體驗式教學,這就需要在教學中進行情境的設置,教師進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通過參與其中來感悟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此達到德育教育目標。此外,體驗式生涯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可引發對德育問題的思考,以此將教學內容轉化為道德情感。
6 結語
綜上所述,將高中生涯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的融合,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未來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此外,在對學生進行融合教育時需要突出教學中的實踐性,主要是因生涯教育與德育的融合最為重要的是突出其實踐性、所以,通過將生涯教育德育進行有效融合,在改善德育教育的基礎上,對提升學生未來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重要意義,對我國整個高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尤重要。
(作者單位:柳州市鋼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