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
引言: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是我國競技游泳的重點和優勢項目,尤其是近幾年來在國際性比賽中成績突飛猛進,更是推動了技術的不斷研究與完善。劃水技術是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的技術重點,在科學訓練的推動下,運動員在身體姿勢、抓水、擺臂動作、腿部擺動等方面的技巧性也不斷完善,并在成績上得到了具體的體現。本文從當前國際范圍內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劃水技術的發展趨勢出發,對目前我國的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運動員技術進行分析,并針對如何提高劃水技術訓練提出幾點建議。
在國際重大體育競技賽事中,短距離項目由于時間短、技術要求高,運動員爆發力能夠得到集中體現,而受到觀眾的格外青睞,而男子短距離自由泳作為游泳競技比賽中的重要項目,自然也不例外。在現代體育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游泳競技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如寧澤濤在2014年仁川亞運會男子50米自由泳取得冠軍,成績為21"94;以及2015年寧澤濤在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100米自由泳中獲得冠軍,其成績為47"84。相較于長距離游泳,短距離競技中,技術尤其關鍵,運動員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并利用身體協調性與爆發力將技術發揮到極致,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勝利。
1 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運動員劃水技術發展趨勢
1.1 頭部低平,身體呈流線型
在傳統的自由泳項目中,運動員會使水平面與前額中部齊平,這樣會增加水流阻力,且身體在擺臂中容易擺動,影響前進速度。而在現代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保持頭頂與水面齊平,能夠有效保證手臂圍繞著身體作縱軸運動,同時控制身體平衡,避免左右擺動,維持流線型,減輕水中阻力。
1.2 早抓水,早發力
在抓水前,運動員需要做好入水動作,即身體前傾、調整重心,手臂伸到最佳位置;入手后運動員需要微屈手腕,手指指向池底,肘部在遠處,這時前臂與上臂保持垂直,并維持直角向前滑動,大腿同時發力;抓水后,運動員需要根據手掌和前臂的壓力情況開始劃水,以保證身體早發力。
1.3 屈臂高肘,直線劃水
劃水是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的關鍵,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的游泳技術研究中,研究人員就通過對運動員的技術分析對劃水動作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在現代游泳技術中,很長一段時間“S”型劃水占據主導,而隨著技術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與教練員開始認可直線劃水,運動員屈臂高肘,在手臂有外向內的過程中能夠減小運動幅度,減輕水中阻力。
1.4 劃頻快,劃距短
在劃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像船錨扣住地面一樣死死抓住池水,以保證身體平穩,并從后向前持續發力;從人體解剖學來講,在劃臂動作中,運動員需要將肌肉力量固定在遠端,以利用肌肉的牽引讓身體前行;同時確保劃水點在手臂前方且寬于肩距,這樣才能提高劃水頻率,控制劃水距離。
1.5 打腿幅度小,距離短
打腿技術是短距離自由泳中保持身體平衡的關鍵,快速良好的打腿技術能夠有效協調手臂劃水動作,以增加身體在水中的推力。在現代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運動員的打腿動作應控制在身體的截面以內,并保持小幅度、短距離打水,以控制腿部的迎水面,減少水中阻力。
1.6 充分利用核心力量
在短距離自由泳運動中,運動員在劃水技術中身體位置能否保持平衡,四肢是否保持協調用力,這都主要取決于核心穩定力量的大小,因此,在劃水動作中,運動員應將力量控制在脊柱、髖關節、骨盆的位置,以保證集中發力。
2 我國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運動員劃水技術研究現狀
運動技術是體育動作實現的方法,是決定運動員是否能夠充分發揮身體潛能的關鍵。在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劃水技術是運動員協調性與爆發力的重要體現,而如何通過技術控制讓自由泳的過程符合流體力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等原理則是現代體育發展的關鍵。根據美國研究人員對奧運會中游泳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技術能力的數據分析來看,進入奧運決賽與落選的運動員之間在身體力量上并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在水中阻力,技術效率方面卻呈現明顯不同,而這也直接說明了在自由泳項目中,劃水技術訓練對于運動員走游泳競技比賽的巔峰是至關重要的。在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手臂的擺動頻率以及打腿動作是創造身體推力的關鍵,在一個動作周期中,運動員需要通過入水、劃水、出水、空中移臂這四個基本動作完成推動,其中劃水是突破水中阻力的關鍵,運動員需要身體保持平穩,并保持手臂向后交叉,兩臂交替抓水向前推進。
近幾年,我國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項目在重大賽事上屢創佳績,這與我國不斷深入的科學研究是分不開的。現代體育與其說是一種運動,倒不如說是一種科技。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運動員的劃水動作進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其中影響推進力量的因素,進而在訓練中加以調整已經成為科學訓練的基本流程,如林洪等人在《游泳運動技術優化與創新的研究》一書中,就是從計算機技術、系統論、流體力學、生物科學等角度對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做出指導,例如利用仿真技術對運動員的劃水動作進行分析,并檢測能夠最大限度突破阻力的動作規范,以及各個肌肉群之間的配合,從而利用大數據為運動員設計訓練方案。
當然,從目前我國體育運動研究發展來看,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技術分析方面,與西方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各個體育院校與國家以及地方游泳隊之間的合作尚未形成體系,對運動員的技術錄像,對水槽游泳速度的測試,對競技比賽戰術的解析依然存在局限,許多資料的收集不完善,技術分析不到位。基于此,我國在男子短距離自由泳方面應從當前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出發,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以推動短距離自由泳項目的不斷發展。
3 結束語
在現代體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每一項運動都是對運動員素質的綜合考量,這其中包括技術、速度、爆發力、協調性、耐力等硬性指標,也包含心理素質、情緒狀態等“軟條件”,而相較于其他運動項目,男子短距離自由泳對于運動員劃水技術的考驗尤為關鍵,因此,要想讓我國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重回巔峰,并與世界最好成績比肩,教練員、運動員必須要加強劃水技術訓練。作為典型的短距離競技項目,運動員在比賽中反映的時間極其有限,因此,哪怕一個細微動作差異在成績上都會拉開明顯的差距。通過對目前國際上高水平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運動員的劃水技術分析,我們能夠看到,劃水技術普遍要求運動員身體位置保持“高、直、平、尖、緊”的姿態,四肢舒展且協調用力,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流線型,減少水中阻力,增加劃水力量,同時實現早抓水、早發力,增加擺臂頻率,調整腿部動作幅度,協調呼吸,增加身體的推動力。
在世界游泳運動項目科學研究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的科研團隊為提高游泳運動員技術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加強了對劃水技術的深入分析,并結合我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而這些研究與實踐成果在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中也初見端倪。基于此,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我國在男子短距離自由泳運動項目中應推動科學探索,逐漸彌補當前運動訓練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并為運動員的技術訓練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單位:南京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