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竟榕 黃潤洪
摘 要:近年來,財政部先后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核實管理辦法》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日趨完善。然而,基層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仍然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的缺乏、不規范的資產管理、國有資產不能實現有效配置與高效使用以及管理對策并未覆蓋所有方面、實際操作不盡如人意等。本文探討以上問題,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對策
近年來,財政部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定了一些系列政策,不但包括2016年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全面清查與管理,而且還要求其年度財務報表日益精細化,決算報表與國有資產報表實行了有效銜接。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日益深化,管理越來越趨向于標準化、信息化與規范化。但由于現實情況復雜,不同的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單位又各有特點,基層事業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的處置、使用、分配等領域,仍存在著需要改進與完善的方面。
一、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與知識的缺乏。基層事業單位管理國有資產的人員往往是由財務人員或者其他人員擔任的。這些人員在管理國有資產時,往往會受到自身職業的限制,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導致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率并未達到最優。此外,這些工作人員并非年輕人員,對計算機操作并不熟練,對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并沒有深入了解,并不能充分展現信息化管理的優點。
(2)管理不規范,國有資產并未實現有效配置與使用。基層事業單位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時要求做到程序規范、制度健全、權責明晰,但是現實情況中,由于受到環境因素與自身因素的限制,以上要求并未真正落到實處。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中,會出現金額不大、易于攜帶的資產會出現隨人帶走的現象,給單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此外,國有資產并未實現合理配置,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或部門資產替換率較高,閑置下來的資產仍存在一定的用途,而經濟落后的地區或部門資產卻嚴重匱乏,國有資產在部門與地區之間難以實現有效配置。推動資產在跨地區、跨部門的流動往往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約,因此相關政策并未真正有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國有資產的閑置、浪費。
(3)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實施細則不夠全面、具體,可操作性不強。現階段并沒有明確的規則與標準規范國有資產對外出借、出租、投資與擔保,采購、使用與處置國有資產等有關事項的流程。針對某一方面的實施細則也不夠系統、完善,實際操行較差。此外,基層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囿于自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限制,在理解某些制度與規則時往往會出現偏差,甚至可能出現完全理解錯誤等現象。
二、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國有資產管理概念認識不夠。現階段管理國有資產指的是全面系統地對各項資產的管理。因此,管理國有資產不僅包括固定資產,還包括其他比如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等非實物資產,并且管理應該涉及資產的方方面面。然而,目前多數基層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對于資產管理僅僅需要考慮實際資產與固定資產,而無須考慮其他甚至是管理的環節。因為其認為國有資產管理應該是管理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而流動資產、非實物資產的管理是其他部門的職責,與基層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毫無關系。此外,基層單位的管理者可能并未學習最新的知識且學習積極性不高,并不能及時吸收與掌握國有資產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此外,時代在快速發展,管理者并不能及時吸收掌握最新的方針政策,認為實物資產是最穩妥的資產,并未對國有資產管理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出現國有資產管理的混亂狀態,出現國有資產管理上的盲區。
(2)國有資產監管制度有缺陷,監管強度顯著不足。現行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管,依舊是在基層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和財政機構的綜合監管之下,其中基層事業單位的職責是一線國有資產的管理,管理部門的職責是對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監督管控,而財政部門則是統籌整個國有資產的宏觀管理。而該體系在現實運行過程中的情況是,財政部門所承擔的一些職責直接分配給基層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其動機是方便省時,提高效率,財政部門可以減少一部分工作量,注重對重點工作的投入。但是這種操作無形中會帶來嚴重的問題,因為當財政部門將其所承擔的部分重要性較低的職責下放給基層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之后,造成了基層事業單位等機構在管理國有資產時缺乏有效的監管,使整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監管約束,進而衍生出諸多問題。但是基層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顯著的是基層事業單位簡單地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分配給其所管理的財務人員,而在基層事業單位的財會隊伍中,專業化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比較缺乏,專業知識也比較欠缺,僅僅能夠完成簡單的賬目計算,不能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無形中降低了國有資產的運行效率,降低了整個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效益。由于上述現象的存在,使得一些基層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問題頻發,如工作需要的資產沒有及時購置、該及時上報的資產購置計劃沒有按時上報,少數情況下還會出現國有資產真實使用狀態與財務數據相背離的現象,國有資產的租借、折舊、處置混亂,財務程序和財務憑證欠完善就處置國有資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行的效率和水平。
三、基層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1)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制度和人才支持。為更高效、更充實地對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控制,需要將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和人才建設相結合。首先需要有獨立運行的管理架構,其次需要專業化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通過形成一套國有資產管理的培訓體系,逐漸提升整個國有資產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操作技能,當管理人員不足時,也要建立財政部門主管的,與政府部門密切相關的資產管理隊伍,保持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框架。通過引入外部教育,構建完整、持續、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對資產管理職員、財會職員等與國有資產密切相關的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對財會職員的要求,財會職員需要掌握整個會計原則和記賬程序,準確掌握財務記賬軟件,具備足夠的會計電算化技能,最重要的便是國有資產的賬務處理要符合法律要求和規定。
(2)構建現代化財務管理制度,重視對國有資產價值的管理。當基層事業單位計劃購買超過規定數量的資產時,應當有明確的國有資產購買程序,將所確定的購買程序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在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將資產購買的金額計入該基層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資產的最終購置還需要當地財政機構根據資金情況予以確認。應當完善國有資產財務管理制度,注重對國有資產真實價值的管理,除注重國有資產賬面價值之外,還要注重基層事業單位實物狀態的管理,從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折舊、報廢等全過程,注重其實物狀態的管理,真正做到賬面、實物一一對應。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完整性,減少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不對應的現象發生。
(3)實現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實時監管,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現代信息科技深度融合,實現國有資產的實時、持續監管。通過計算機編程技術,將國有資產的實時狀態、管理原則、管理目標轉化為國有資產管理系統中直觀可見的數據指標,通過國有資產信息管理系統中所體現的數據、信息,加上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最終完成關于國有資產的決策工作。國有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還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信息統計,加強對國有資產的控制和協調,更好實現對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
(4)加強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內部管控。構建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內部管控制度和框架,使涉及國有資產的各個細節,如現金資產、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保全,資產的兼并和重組,資產的租借和使用等各個細節都嚴格按照所確立的規章制度和框架進行,與此同時還要優化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和崗位的設置,管理人才要優中選優,崗位設置要符合現實情況,實現國有資產安全高效運轉。
因此,為了更好維護和保全基層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需要提升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構建國有資產監督制度,通過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國有資產管理相結合,最大程度上提升國有資產的效用,使基層事業單位更好履行職責,國有資產更加健康穩健的運行。
參考文獻
1.李小華.淺析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財經界,2018(05).
2.郭燕梅.基層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芻議.中國農業會計,2016(11).
3.李揚.探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會計師,2016(14).
4.李瑞君.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財經界(學術版),2016(09).
5.高海巖.關于加強基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會計師,2016(05).
6.劉海清.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效對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財經界(學術版),2015(24).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