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課外閱讀能夠快速獲取知識,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其重要性不容小覷。從總體上來看,第一,課外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第二,大量的課外閱讀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一些優秀課外讀物能夠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素材可用。第三,課外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為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課外閱讀方法,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讓學生重視課外閱讀
小學生年齡尚小,很難靜靜地進行閱讀。大多數學生基本能保證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朗讀課文,但很少有學生自發進行課外閱讀。
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一些閱讀訓練,經常在課堂上朗讀優秀的作品,培養大家的閱讀興趣,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讓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慢慢喜歡上閱讀。
二、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推薦課外讀物
當下的課外讀物種類繁多,小學生面對大量的課外讀物,往往會失去自己的閱讀方向,不加選擇地亂讀。其實,小學生比較喜歡故事性、可讀性較強的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與課文相關的讀物。
比如,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安徒生童話故事,像《豌豆公主》《美人魚》《獨臂的玩具兵》等,之后還可以繼續推薦其他作家創作的童話故事,比如《格林童話》等。這些精彩的故事能夠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滿足。
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幫助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防止學生誤入閱讀歧途。平時,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了解大家的讀書興趣,分享讀書收獲,進而隨機向大家推薦優秀書籍。
三、積極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
小學生喜歡相對熱鬧的環境,而教師通常要求大家保持安靜,但過于安靜時,學生反而不能全神貫注地閱讀。因此,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心情舒暢地沉浸于閱讀之中。如在學習《燕子列車》時,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手段,播放一些饒有趣味的片段,設計一些尋找故事線索的環節,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班級營造出熱愛閱讀的氛圍。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讓學生互相推薦平時閱讀到的優秀書籍,復述故事情節,分享閱讀心得。教師適時參與其中,進行點評、總結,幫助大家升華對閱讀的認識,進而向大家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成長成才的道理。
總之,正確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不言而喻。進行大量有益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們要立足實際,放眼未來,善于在這方面下功夫,不斷運用科學的方法,有效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為他們的將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責 編 東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