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
摘要: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音樂素質的培養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培養青少年的音樂素質對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青少年的情感及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審美情趣、想象力、團隊意識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當努力探究青少年音樂素質培養的途徑,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推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青少年 音樂教育 素質培養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5-0223-02
音樂是思維的聲音,是人們精神文明的體現。音樂通過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和聲等給人以美的感受。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能夠提升青少年的藝術修養,緩解青少年的學習壓力,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可見,音樂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注重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的培養是學校和社會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音樂是人類情感藝術的表達,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青少年在音樂欣賞中能夠緩解學習壓力,身心得到釋放。音樂是對人們內心情感的表達,青少年在音樂欣賞中能夠尋找到情感共鳴,從而打開心扉,緩解學習壓力,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健康的音樂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從而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能夠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啟迪青少年的心靈,從而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培養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要要求,也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積極作用,對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提升青少年的綜合能力等有著很大的教育意義。
2.有利于青少年的情感培養
音樂能夠反映出人們對大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等的看法,音樂也可以抒發人們的內心情感,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歌頌人們的理想生活。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的素質培養有助于發展青少年自我調控情感的能力。青少年在音樂所表達的或欣喜、或悲傷、或懷念的情感中找到與自己內心感情的契合點,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情,緩解自身的生活、學習壓力,從而能夠更好地感受生活。通過對健康的音樂的欣賞,有助青少年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啟迪青少年的心靈,激發青少年高尚的情感。音樂本身就是情感的抒發,青少年欣賞健康的音樂,培養音樂教育素質,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正能量,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形成青少年堅強樂觀的性格品質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高尚情操。
3.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音樂是美的旋律、美的音色、美的和聲的體現,同時也是對情感的抒發及對生活的表達。青少年欣賞健康的音樂,培養音樂教育素質,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及審美情趣。青少年欣賞音樂中美的旋律、音色等,感受音樂所帶來的魅力,感受美、體驗美,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再者,音樂往往表達的是一種情感或一種生活,青少年“觸景生情”,體驗美好的情感,想象美好的音樂場景,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可見,培養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對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及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審美能力及審美情趣的提升也能夠豐富青少年的生活,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養,提升青少年的藝術修養,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4.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培養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還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創造力及想象力。音樂表達的是情感、是情境,青少年根據音樂的表達想象出美好的畫面場景,提升了青少年的想象力。此外,要想培養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青少年自主創作是其重要的學習內容。青少年根據自己的生活心得、內心情感等,結合或歡快、或優美的音樂進行表達,自己編曲、創作,并根據音樂教師的指導意見修改創作,使之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這個過程可以較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使青少年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藝術修養得到提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為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5.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意識
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培養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也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意識。音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音樂表演,而音樂表演是需要集體去完成的。青少年要想完成一場出色的音樂表演必須有較高的團隊默契度,這就需要青少年相互磨合,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并不斷地進行練習、修改、排練等提升團隊演出的質量。青少年必須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意識,以演出為重,才能夠順利完成表演。因此,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意識,這種可貴的品質在青少年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促進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的發展,也為今后能夠順利地適應社會提供保障。
二、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
1.創新音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單調枯燥,難以激發起青少年學習音樂的熱情。為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音樂素養,學校就應該創新音樂教學的方式及內容。教學內容豐富化,改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發揮青少年的主觀能動性,讓青少年參與到音樂的教學中,通過小組比賽或者自主創作等,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提升青少年的音樂素質。此外,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豐富課堂形式,讓青少年更直觀地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享受藝術,從而能夠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音樂素質。
2.開展以音樂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音樂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環境的熏陶對培養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開展以音樂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讓青少年在和諧、美好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培養音樂素養。開展以音樂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也可為青少年提供實踐的舞臺,青少年在舞臺上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此外,青少年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能,就需要有純熟的音樂作品。青少年在進行音樂作品創作時,能夠更加深度地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增強自己音樂教育素質。
3.鼓勵青少年發展音樂特長
培養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就要鼓勵青少年發展自己的音樂特長。一些青少年喜歡音樂,并想使自己的音樂才能得到發展,然而有些家庭認為青少年應以文化課為主,學習音樂會浪費許多精力及時間,這很不利于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學校及家庭應該支持及鼓勵青少年發展自己的音樂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樂器等,更深層次地學習音樂、感受音樂,感受藝術的魅力。青少年的音樂特長得到了發展,音樂素質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也能夠促進自己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以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音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培養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體現,也能夠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青少年的情感培養,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意識。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對青少年音樂教育素質的培養,創新音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開展以音樂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鼓勵青少年發展音樂特長等,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素質,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躍躍.音樂欣賞與素質教育[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
[2]羅紅梅.中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83).
[3]王余亮,馮博.素質教育與教學論壇[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4]張紅英.中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6(95).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