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 周玄燁 姜露露
摘要: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鄧小平思想為己任,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結合到一起,構建高校思想政治課堂,實現對傳統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對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研究,了解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所發生的變化,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高校教學 思想政治 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6-0176-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圍繞著對學生的思想要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認識引導,使學生能夠端正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良好的價值觀念,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服務。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高校不斷對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優化與整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迎合社會發展的各項需求,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問題分析
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我國各大高校紛紛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中,實現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的全面探索,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被陸續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實現對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但是這些新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將其價值與應用優勢展現出來,一方面是因為新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之間存在沖突,教師在運用新教學模式時因缺乏相關教學經驗,在整個教學工作中存在諸多疏漏之處;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同高校、不同教師對新教學模式有不同的認識與理解,導致新教學模式在實踐與探索中出現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未能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完美地結合到一起,使實踐教學能夠與理論教學在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而非像傳統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那樣僅注重理論教學。然而,從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不少教師對實踐教學在高校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不足,對實踐教學的認識相對比較片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中縱使不少教師將實踐教學融入理論教學,但是,絕大多數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模式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實踐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創新活動中,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不少教師將實踐教學活動視為理論教學的一種補充,并沒有在整個教學任務中針對實踐教學工作作出專門的安排,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活動內容缺乏針對性、全面性與豐富性;部分教師認為學校團委、學生會、社團組織安排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三下鄉”等活動已經屬于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十分完善的實踐教學內容,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工作時,僅需做好志愿者服務、“三下鄉”等活動的延續工作即可,并沒有對這些實踐活動進行深化與升華。
2.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與統一性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社會中的各個領域紛紛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樣如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工作中,不少教師借助互聯網多媒體教學設備,不斷將先進的思想理念、優秀的理論文化引入課堂,實現對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在海量的數據信息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顯得極其渺小,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未能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學目標,在大數據中所選擇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實際教學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目標缺乏統一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時無法形成統一、全面的知識體系,知識結構凌亂不堪。
二、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改革策略
1.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教學目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將實踐教學融合到傳統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工作中,有效沖破傳統思想理念的束縛,優化傳統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靈活選用教學內容,確保所選取的教學內容能夠為教學目標服務。為此,教師首先需要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改革工作中的教學目標,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突破口,借助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約束,使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思想認識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激發愛國熱情。
2.創建長效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制度具有極強的規范作用,運用制度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處理,不僅能夠統一教學目標、完善教學結構,還能夠協調教學關系、提升教學內涵。高校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施制度建設,首先,需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對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學課程、教學內容等進行管理與控制。同時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使思想政治教學模式能夠朝著常規化的方向發展,在教學模式改革工作中不斷推陳出新,有效改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其次,需要嚴格執行各項考核規定,認真組織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活動,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政策性、政治性與科學性,構建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體系,并將教學體系全面落實到位。
3.打造高水平高素質教學團隊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人才培養是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基本目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中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結合到一起才是關鍵。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在學生學習與成長中占據不容忽視的地位,為提高教師對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需要高校加強對授課教學的教育與培養,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提升與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教師思想道德水平、人格魅力與實踐應用技能,使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直接作用到整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使教師能夠以身作則,充分發揮“為人師表”作用,為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人力基礎。
三、結語
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各個學科紛紛參與課程改革與優化活動,不少教師沖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完善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與技能的實踐應用者。思想政治課程作為高校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校教學工作中占據不容忽視的地位。教師改革思想政治教學模式要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有缺乏針對性與統一性,否則,教學改革工作無法落實。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做為教學目標,創建長效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使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杜銣.新時期“一流學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思考——評《思政課多元立體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9(3):146.
[2]姬海濤.新時期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9):20-23.
[3]馬麗.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重點及難點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3):38.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