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商業領域,促進了我國新經濟形態的發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線上零售企業與線下實體經濟共同發展和創新很有必要,可以更好地滿足電商企業在新環境中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電商企業;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
2096-3157(2019)29-0019-02
隨著5G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移動互聯網浪潮到來,零售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互聯網+”平臺和技術,助力消費品牌開拓新的銷售渠道,突破電商行業現有商業模式的局限性,推動零售行業在新時代下的創新發展。
一、基于“互聯網+”的電商企業發展機遇
1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蓬勃發展
隨著我國人均GDP跨越1萬美元,居民消費規模與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在“互聯網+”下,城鄉居民的消費升級將為零售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空間,這一機遇促進了互聯網金融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支付寶、余額寶、微信錢包以及京東金融等金融產品的相繼出現,使互聯網金融平臺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創新發展。同時,短期內的高速成長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儲備,推動其運營和技術能力不斷拓展升級。互聯網金融類產品的創新,也同時推動了新時代零售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動能,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各電商巨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金融服務平臺的安全性和服務水平,并且逐漸擁有屬于自己的支付平臺,為電商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支付寶推出“花唄”、“借唄”信用支付手段,京東金融推出了“京東白條”等信用支付體系,使電商平臺能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很多類似銀行,券商,P2P等金融行業的功能,進一步豐富互聯網金融全面發展。
2產業互聯網升級
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影響下,零售行業正帶動其他相關產業逐漸互聯網化,特別是推動各行業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升級。在“互聯網+”下,通過數字科技、云計算、AI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幫助各產業鏈精簡不必要的生產、運營、物流等環節,以技術創新推動整個行業不斷提升,優化產業群競爭力,帶動相關就業。通過不斷完善各產業鏈上游和終端的物流網絡,不僅實現了先進技術驅動型電商的快速發展,同時削減了產業鏈之間的中間成本,改善毛利率等財務指標。例如,采用F2C模式,農產品種植商可以將來自原產地的食品,通過電商平臺直接銷售給線下用戶。另外,隨著國內居民對生鮮食品需求的增加,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平臺持續完善跨境生鮮產業鏈的對接串聯工作,實現了相關產品的市場拓展和銷售升級,助力供給側改革,為用戶提供安全、營養、環保的食材新選擇。從而促進電商行業與產業鏈更加平穩地融合發展,改善以往不平衡的現象,提升企業的發展效率和質量。
3線上賦能線下新零售經濟的落地發展
當前經濟環境下,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很多電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線上與線下服務不匹配的現象,這對促進企業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在“互聯網+”下,通過互聯網技術有效整合完善企業供應鏈體系,不斷提高電商物流的實效性和資本回報率,有利于實現電商企業線上與線下服務的和諧發展。另外,只有真正實現線上與線下相互賦能,才能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滿足新時代客戶的需求。例如,萬達、百度以及騰訊戰略合作形成WBT聯盟,在合作的過程中,充分突出線上與線下建立聯系的優勢,利用萬達集團線下資源,及百度和滕訊的線上信息整合、社交媒體運營能力,實現大數據之間的相互貫通,推動企業的有效發展。通過這個商業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5G網絡技術,大數據服務器線上化,云服務等先進技術可以實現多個平臺的多方合作戰略,帶動間接就業,進一步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線上銷售與線下服務不夠和諧配套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商行業,依然存在線上與線下銷售服務體系互相分離,影響客戶購物體驗的問題。當前我國電商企業的發展營銷模式,主要以提升GMV交易額為導向,促進了零售行業的高效發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消費者購買商品前,無法真切的感受到產品,尤其是家居家電類大件商品。由快遞發貨,很多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和體驗后,才能對商品進行直觀的感受和評價。這時常常出現對商品不滿意的情況,導致客戶投訴以及退貨率、貨損率攀升。另外,通過網銀或者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時,個人隱私信息有泄漏的風險,導致電信詐騙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在制約和影響電商行業的發展,同時,這種線上與線下長期分離的營銷模式,也很難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實需求,無法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2電商渠道平臺過于集中的局限性
在“互聯網+”下,我國電商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網絡銷售渠道和品牌過于集中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很多電商企業的發展模式相同,且同質化的產品較多,未能有效整合成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個性化銷售方式和渠道。未對銷售平臺進行創新和改革,依然存在彼此間模仿跟風的現象,不利于企業的個性化發展。例如,淘寶、京東、蘇寧等,未形成屬于自己且深入人心的自有品牌,因而在平臺銷售的過程中難以突出自身的特色,對企業長期的發展和經營是不利的。另外,很多中小規模電商企業在平臺銷售的過程中,存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不足,縱容售假和低質低價商品搶占市場份額,最終造成零售企業產品營銷渠道和品牌過于集中的局限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競爭策略的創新
1采用差異化競爭的商業模式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零售企業,需要積極結合自身的發展特色和需求,不斷對商業模式進行創新。例如,電商企業可以采用降低扣點或階梯式扣點的商業模式,來提高電商平臺的競爭力,更好地滿足目標客戶群的需求,更具靈活性地刺激品牌提升GMV銷售額。另外,還可以讓消費者對產品進行試用,當消費者試用產品滿意后,再對產品進行付費。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帶給客戶更好的消費體驗,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去關注和購買。在“互聯網+”下,電商平臺一般通過促銷頻道資源位收取廣告活動營銷費,提升企業利潤率。在提供廣告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廣告費與GMV銷售額綜合競爭排名的商業模式,對不同銷售級別的商家收取不同比例的市場營銷費用。這樣將商品GMV銷售情況與電商平臺廣告營銷利益捆綁在一起,不僅有利于調動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和注意力,也能不斷提高電商平臺商家的廣告投放主動性。從而挖掘出潛在的商業價值,促進電商平臺與企業更好的攜手共贏。
2積極開拓市場
在“互聯網+”的支持下,電商企業在發展戰略創新的同時,仍要積極開拓市場。結合自身發展優勢,提高客戶對電商平臺的用戶粘性和口碑。首先,電商企業可以采用打造“電商小鎮”、“電商城”的方式,促進各產業帶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電商企業。其次,電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應用VR技術等虛擬現實技術來創建線上電商體驗店,使消費者通過線上電商體驗店更好地感受產品,增強對電商企業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信任,能夠為交通不便、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帶來便捷性和經濟性。最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伴隨國家政策的扶持,電商企業需要積極打造中國特色的電商產業聯盟,加強中國電商企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并不斷完善和優化配套海關監管措施,對與跨境電商有關的物流倉儲、支付結算等管理體系內容進行完善,推動中國電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長足發展。
3不斷升級改造互聯網零售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積極將互聯網技術與企業發展相結合,不斷改善和拓寬銷售渠道,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有效利用小紅書、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傳播渠道,對產品不斷進行促銷,加深消費者對電商企業的熟悉度和理解。同時,電商企業可依托互聯網平臺引進第三方商家入駐,并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國外商品,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的同時也可提升電商平臺的利潤率,提高電商企業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通過在資源、技術和能力上持續開放,服務于更大范圍的合作伙伴,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電商企業應加快各個商業消費領域的資源整合,積極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經營模式銷售商品,促進新零售行業的全面發展。同時,電商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采購規模和物流優勢,可以不斷為農村消費者提供實惠,使更多農村消費者享受線上購物的便利。另外,電商企業可以采購生鮮農產品進行銷售,落實精準扶貧,加快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的發展戰略要從采用差異化競爭的商業模式、積極開拓市場、不斷升級改造互聯網零售平臺等方式提高電商企業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同時,也可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和了解電商企業。
參考文獻:
[1]司首婧,丁輝,楊力“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服務外包的特許經營模式[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8,(01):83~86+96
[2]雷蕾基于“互聯網+”的我國電商企業發展戰略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8,(18):123~125
[3]曹允春,許誠“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電商企業發展戰略建議[J].價格月刊,2017,(07):64~68
[4]劉苗基于“互聯網+”B2C電商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創新發展戰略探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1):85~87
[5]京東黑板報2019《財富》世界500強京東躍升至139位 連續四年排名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一[BE/OL],2019-7-22
[6]京東黑板報一張圖看懂京東2018財報|持續12個季度實現盈利![BE/OL].搜狐網,2019-2-28
作者簡介:
李際洲,供職于京東集團,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