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紅
摘 ?要:口語交際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也是推動人類自身及社會發展的關鍵。本文從小學語文課程的口語交際板塊教學出發,對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生無須將語法講得條理分明,但他們需要掌握如何落落大方、自信有理地去表情達意,小學語文課程也必須應為學生流利、恰當地運用漢語言進行表達這項能力的形成所服務,而并非只是談論語言知識。真正使能力獲得提高,才能夠展現出接受過專業教育,在實際的言談舉止中體現素養。
一、教學的多向互動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嚴格依照和遵循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切實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時刻將其置于教學的主要位置。那么作為教學中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則要充分發揮自身引領、啟發的作用,使語文課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
(一)師生互動
教師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對難易程度進行區分,通過不同難度層級的問題來使班級內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學帶來的親切感,也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表現自我和參與學習的機會。而在對待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時,教師也可以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剩下的學生來嘗試作出解答,如果問題具有一定的價值,屬于多數學生的疑惑,那么教師可以將其設計成為討論題,供全體學生進行討論探究。對于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也一定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探究當中。無論是哪一種互動,教師都需要有意識地去關注到全體學生,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創造一切條件來鼓勵和幫助學生融入課堂,形成學習自信。例如,在“朋友相處的秘訣”這一口語交際板塊中,教師在詢問學生“你與朋友相處的秘訣是什么”時,學生會脫口而出,友善、寬容、互幫互助等,那么這時教師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口語意識,來指導學生對語言進行重新梳理,回答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比如“我認為與朋友交往和相處,尊重和誠信是根本,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應及時地伸以援手……”。除了提問,教師還可以創設具體的情景來進行互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自己也要融入到情境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充滿親切感和平等相處的氛圍。
(二)小組討論
針對同一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在回答問題時,學生們先在小組內整理各方意見,按照一定的步驟,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在小組內進行自主消化,而一些有難度的共同疑惑可以派代表在教學環節提出。回答問題時同理,學生需要先回答自己小組已經解決的問題,然后將未解決的疑惑提出來。此間,組員還可以做補充發言,以供大家更加明白自己的疑惑是什么。開展小組互動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自我的可能,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使問題在群策群力下得以有效解決。
(三)課前展示
在開啟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安排提前有準備的學生上臺發言,演講的題目是與新課有關的內容,也可以是自由話題,表現形式也由學生自主選擇。當眾發言的目的,既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勇氣和自信,也能夠在對比中使其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揚長避短,互相學習進步。教師也要通過提問和評價等方式,來引導其他學生抓住要點、認真傾聽。
二、多種課型的融合
(一)閱讀
閱讀課主要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為主,在閱讀教學中穿插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需要教師明確教材的地位,是使用教材而并非教教材。例如,在復述和轉述課文內容時,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去揣摩和了解文章大意,而后將訓練的目標轉向文章的要點,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文章內容,要求是要表達出核心和關鍵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續寫、改寫課文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動口、動腦、表達的機會。例如,在《窮人》一課中,文章的多處留白以及結尾處的空白都可以是開展續寫和改寫的內容載體。就文章中的空白來讓學生思考漁夫在看到帳中的孩子時是怎么想的,以及桑娜和漁夫今后的生活是怎樣的等等。語文教師應善于開發這些蘊藏在教材選文中的話題,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和辯證性。
(二)寫作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項目,教師需要做到讀寫結合,達到雙向突破的教學目標。通過寫作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注意到幾點:其一,口語交際必須要發生在現實的情境當中,有一個或多個明確的對象,這與書面交際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感;其二,口語交際相較于書面交際,會借助到更多副語言的表達手段,其作用也是為了使表達更加豐富和親切,這需要教師善于利用肢體語言、神態和語氣等表達元素來進行輔助指導;其三,日常的口語交際中有一些不合乎語法規則的口頭式表達,體現在書面上很生硬、別扭,但卻在口頭表達時有著很好的效果,這正是語境所導致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表達時要注重不過分的書面化,這既是區分口語與書面語的明確點,也是能夠幫助學生在對比中加強理解的地方。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多數教師所采取的仍然是傳統教學中的一些有缺陷的方法。筆者認為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該全方位且無意識和有意識地去滲透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使表達、傾聽與相關能力的提升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完成,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也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加九瑪.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1-92.
[2]王影.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