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 曾慶雄 章惠龍 陳博
摘 要:承包商管理一直是企業單位管理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近年來,氣田生產建設領域承包商隊伍日益龐大,涉及氣井巡護、工藝改造、設備維護、井下作業、技術服務等各個方面,為氣田開發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給企業安全生產帶來突出的隱患風險。本文就目前油田巡護承包商的管理現狀及難點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問題存在原因,提出建立“融合式”承包商創新管理模式,以解決作業區氣井巡護承包商在安全、體系、培訓等方面所面臨的重點、難點和短板問題,最終推進承包商自身管理和作業區綜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企業與承包商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關鍵詞:氣井巡護承包商;融合式管理模式;安全生產
1 前言
現階段,承包商管理是氣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承包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直接為企業生產現場帶來了新的人為因素的安全隱患。近年來,氣田企業經歷的數起承包商作業現場安全事故,直接造成人員傷亡、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等嚴重后果,給企業形象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承包商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獲取相應利潤的同時,其帶來的隱患無形中增加了所屬企業的安全風險。探索承包商融合式管理模式,加強企業對承包商的全過程管理,減少生產過程中“三違”現象的發生,促進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成為氣田企業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2 氣井巡護承包商管理存在問題
2.1 存在問題。
2.1.1 人員綜合素質不滿足當前安全生產的需要。承包商招幕的作業人員大都是社會富裕勞動力,人員整體學歷較低,多數新入職或臨時雇用的作業人員未在氣田企業從事過類似工作,人員普遍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練、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應急處置能力等共性問題。作業區前期開展過多次針對性培訓工作,部分人員仍然達不到現場安全生產所需的管理標準和要求,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得不到實質意義上的提升,作業現場“三違”行為、工作“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給作業區承包商培訓管理工作帶來困難的同時,也給現場安全生產工作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2.1.2 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可操作性不強。承包商隊伍缺乏具有現場和生產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自身管理水平較差,現有的管理制度多為應付施工前準入和上級檢查而設立。承包商人員入場后缺乏管理制度的宣貫,生產實際過程中又未對管理制度進行實時的調整優化,“假大空”形式下的管理制度對人員無法起到約束和激勵作用,落實到工作中則表現為工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執行上層層打折扣,缺乏現場可操作性。
2.1.3 作業過程監管困難導致隱患問題頻發。隨著氣田開發向高質量、高效益持續發展,質量安全環保形勢日益嚴峻,安全隱患問責追責力度不斷加大,各級部門均不斷加大作業現場風險管理力度。隨著各級隱患排查的做實加強,承包商過程監管方面暴露出的問題成為當前影響企業生產安全的重點和難點。
3 氣井巡護承包商融合式管理模式的建立
氣井巡護承包商融合式管理模式是以遵循“統一標準、統一制度、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為原則,將承包商當做甲方內部機構,實施工作同時安排、會議同時召開、員工同時培訓、活動同時開展、檢查同時進行、考核同時兌現的統一管理模式。通過主動幫促引導承包商以甲方為模版,建立體系、組織架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文件資料等,實現承包商自身管理的提升,進而滿足甲方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生產任務的需求。
3.1 制度融合。作業區主動介入承包商管理體系建設,結合承包商目前的管理現狀及業務范圍,確定承包商需要建立的HSE體系要素,規劃體系文件建立框架,明確體系文件建立的基本要求及工作計劃,進一步幫促承包商完善組織架構、規章制度、資料表單等基礎資料。同時,幫促優化承包商HSE組織架構,明確崗位職責,以巡護區塊分班組設立安全管理人員。堅持落實作業前“班前會”流程,技術安全交底,落實安全措施,使之與作業區的管理目標相一致。最后為保證融合式管理效果,作業區對口管理部門持續跟蹤承包商體系建立效果,以問題為導向每半年對承包商開展HSE體系審核,反復宣貫利潤與安全管理投入之間的關系,督促承包商主動彌補自身管理短板,使之形成目標統一,互贏互利的甲乙方融合式管理模式。
3.2 監管融合。施工準入前,由作業區細化合同內容條款,根據承包商外包業務范圍進行職能分解,編制并明確具體業務要求。根據業務內容和管理要求,細化并編制承包商崗位說明書,進一步明確承包商各崗位職責。同時建立完善承包商員工基礎信息臺賬,臺賬內容包含人員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和工作業績、持證情況、違章記錄等信息,利用信息臺賬對承包商人員進行綜合評價,進一步準確掌握承包商人員的技能水平,明確后期對承包商的管理重點。作業區提高對現場作業的安全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各級管理者的直線責任,充實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督力量。同時遵照“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由作業區主管領導帶隊對作業現場進行隨機抽查,針對生產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要求承包商單位認真組織分析,舉一反三,開展同類隱患問題的排查,并制定整改和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3.3 培訓融合。將承包商的安全培訓納入作業區的HSE培訓計劃,要求承包商主動參與作業區的安全管理活動,盡可能使現有的培訓資源能夠合理地、最大化地覆蓋到承包商員工,從而提高承包商人員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承包商入場前,對每一位承包商員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全面培訓和考核評估。承包商入場后,作業區編制帶班培訓計劃,全面提升承包商操作技能水平。承包商運維工作全面開展后,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人員現場操作技能。作業區主管班組每月對承包商人員開展現場操作技能評估,統計建立人員評估信息檔案,根據評估檔案制定培訓計劃,針對評估不合格人員吊銷上崗證,要求由承包商內部開展自主培訓,經作業區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3.4安全文化融合。將承包商的安全文化建設與作業區自身安全文化一并對待,以各類節假日、活動日為契機一同懸掛宣傳橫幅、安全展板,邀請承包商參加各類安全活動、操作技能競賽,幫助承包商營造一種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通過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力量去引導員工、凝聚員工、激勵員工,促使員工把遵章守紀、安全生產作為自覺、自律、自動的行為,把企業的安全目標融入個人的理想追求,使安全生產有序可控。
4結論
氣井巡護承包商融合式管理模式是作業區實現管理提升的一種創新手段,利用融合式管理模式的橋梁與紐帶作用,促進生產單位與承包商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協助承包商解決各種技術問題和管理難題,提高企業生產組織效率。通過“融合”模式對承包商進行全方位的幫促式管理,既能有效提高承包商的自主管理水平,又能確保作業區安全生產目標的達成,最大限度減少安全生產事故事件的發生,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 魏風艷,楊永全,郭偉等,實行融合式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工會博覽》,2010,138。
[2] 鄭愛國,油田承包商HSE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1,05。
[3] 王以朗,朱進,羅旭,油氣田工程技術服務承包商安全管理難點與對策——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承包商管理實踐,《氣田工業》,2012,06。
[4] 張燕,朱進,孫駿等,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 HSE管理體系實踐與探索,《氣田工業》,201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