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
摘 ?要:隨著新時期教育教學環境的不斷優化與發展,當前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密切,并獲得了廣大家長的廣泛支持與重視。同時,因為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均尚未成熟,他們對日常生活缺乏整體性的認知與經驗。因此,在學前教育中加強學前兒童的禮儀教學力度,是當前新時期環境中學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應積極根據學前兒童的實際情況,本著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化發展為宗旨,將傳統文化與禮儀文化相結合,不斷創新和探索具有多元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對學前期兒童進行文明禮儀方面的專項引導與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還可以優化學前兒童的道德修養,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關鍵詞:新時期;學前教育;禮儀教學;綜合素養;傳統文化
禮儀教學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學前兒童在未來成長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恭敬地待人處事態度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禮儀教學巧妙地融合到學前教育實際教學活動中,關注學前兒童的身心成長變化,為他們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培養學前兒童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在學前教育中優化禮儀教學途徑與方式,既可以開拓學前教育教學的廣度與深度,又可以鍛煉學前期兒童的意志品質,開闊他們的視野,陶冶情操,在有效的禮儀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良好的禮儀思維,提高學前兒童的綜合素養。
一、將禮儀教學滲透到學前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價值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人們就非常重視對孩子的禮儀教育。但縱觀以往學前教育中的禮儀教學模式,形式較為單一,機械化的直觀教育無法讓學前兒童有效理解“禮儀”的真正含義和“處事有禮”的重要價值。因此,學前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充分挖掘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禮儀教學素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本質上培養學前兒童的禮儀習慣,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在良好地結合禮儀教學的學前教育中,不僅孩子們的個人文化內涵得到提升,學前教育的實質育人目的也得到了有效達成,進一步為學前兒童構建整體化的禮儀行為認知體系,端正學前兒童的學習態度,塑造學前兒童健全的人生價值觀念,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將二十四節氣貫穿于學前教育各個領域,豐富禮儀教學途徑
學前教育內容涵蓋面廣,對于兒童的成長具有啟蒙意義。學前教育根據育人目標的不同也劃分成“科學、健康、社會、藝術、語言”五大領域,各領域內容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從多維度、多視角促進兒童的態度、情感、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專業發展。與此同時,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獨立完成的一種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偉大的勞動人民依靠長期經驗的累積成果與智慧結晶。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優勢,以二十四節氣作為禮儀教學的切入點,貫穿學前教育的各個領域,豐富禮儀教學的途徑,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內涵文化修養和思想認知水平。
例如,在結合二十四節氣中“小雪”節氣對學前兒童進行禮儀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結合自身經驗對“小雪”的天氣狀況進行描述,為兒童搭建自由發揮的平臺,通過孩子們的自主表達讓孩子們深入感知伴隨小雪節氣的到來,天地閉塞即將轉入嚴冬的真實情況,進而引發學前兒童的自主思考與探究。小朋友們在提高自身防寒保暖意識的基礎上,更加懂得關心他人,時刻提醒長輩該如何御寒保暖。這樣,禮儀教學良好地滲透到小雪節氣的風俗民俗學習中,不僅加深了學前兒童對于節氣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讓學前兒童學會關心、懂得關心他人的禮儀文明,從而提高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觀察意識,培養學生懂得感恩、掌握禮儀的良好意志品質,明確孩子們未來健康發展的方向,提升學前兒童的綜合素養。
三、以傳統文化精神為依托,助力學前教育中禮儀教學活動的開展
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許多與禮儀相關的知識內容。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教師應積極利用傳統文化精神的核心思想,開展形式多樣的禮儀教學活動,優化學前兒童的文明行為,加強學前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為學前兒童的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例如,在學前教育實際過程中以誦讀國學經典的形式對學前兒童進行禮儀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為學前兒童設置有梯度、有層次的誦讀內容。在引導兒童有效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經典傳統文化作品的同時,還可以將文明禮儀兒歌滲透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如通過誦讀《爺爺與樂樂》引導學前兒童學會孝敬師長、誦讀《山羊踩痛小公雞》讓孩子們將寬容與謙讓內化于心。這樣既可鍛煉學前兒童的語言組織能力,又可以將禮儀教學巧妙地融合到誦讀內容中,凸顯學前兒童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增強傳統文化的藝術感染力,從而激發學前兒童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前教育中禮儀教學的實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是實現兒童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應充分注重禮儀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創新和應用,培養學前兒童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和優良道德品質,為今后的有效學習與生活提供高質量、綜合性持續發展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高淼苗.不學禮,無以立——在情境中培養大班幼兒的交往禮儀[J].文理導航(下旬),2015,(2):12-12. DOI:10.3969/j.issn.2095-3879(x).2015.02.012.
[2]袁益群.育文明禮儀之花走養成教育之路——淺談菊影武娃“好習慣我養成”美麗行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5):142-142. DOI:10.3969/j.issn.1674-6317.2014.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