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芬
摘 ?要: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迫使現今社會的人們對團隊協作能力越來越重視。即使是幼兒在學前教育中,也應該重視團隊合作意識與交往合作能力的培養。而作為幼師,應該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為他們未來能夠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與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團隊意識;交往能力
為何要在學前教育中注重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過早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否必要?如何去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與能力?這些問題既是每個寶媽的疑問,也同樣是學前教育幼師們應該及早知道和了解的知識。
一、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意義
社會必將朝著高科技、大科學的方向發展,個人的努力或將變得毫不起眼,只有團隊協作創造出來的成果才能艷煞旁人。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的便是合作的重要性。歐洲也有著名學者說:“單個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古往今來,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智者們無不訴說著合作的魅力。
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同樣多角度的提出了幼兒與他人之間應該是合作分享、互惠互利的。學會團隊協作是幼兒們步入社會,在社會上立足應該具有的一項技能,也是促使兒童往社會化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幼兒的團隊意識與合作交往能力現狀
然而當今社會由于受到獨生子女政策制約和越來越開放的思想潮流,絕大多數家庭都選擇只生一個孩子,造成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這些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因為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而很難體會到與人分享、團隊協作的快樂與滿足。家長心中“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的孩子,往往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熊孩子”。專橫跋扈、自私自利成了獨生子女的標簽,“團隊協作能力缺陷”是他們自身所無法避免的,因此學前教育中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培養顯得迫在眉睫。
事實上,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五的幼兒缺乏必要有效的合作能力,他們往往不愿意與別人分享溝通,面對同齡人時不會主動進行交流。而僅僅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幼兒愿意選擇與他人合作,但也僅僅是在幼兒園老師的鼓勵下進行的。一旦缺乏了必要有效的引導時,愿意合作的幼兒只剩下百分之十。因此,學前教育中幼師們對于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引導與培養顯得十分重要。
三、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與意識的有效措施
(一)在教育教學中建立起來的團結協作意識
在老師們提出一個問題時,有的老師選擇提問的方式讓一個同學起來發言,而有的老師選擇讓同學們先討論一下,然后選擇一個代表發言。同樣的問題和答案,卻由于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孩子們得到了不一樣的成長和發展。在學前教育中,幼師們尤其要注意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給幼兒們帶來的影響。好的教育教學方式,會讓幼兒們迅速掌握和其他人溝通的愉悅和合作的優勢。而不注重教學方式的不同給幼兒們帶來的鍛煉,將是學前教育中最大的遺憾,甚至可能適得其反,讓幼兒變得自私自利,不樂于分享自己的成果,也不愿意與他人溝通。
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學前教育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鍛煉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就要注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學習與思考,培養幼兒學會交流分享與討論。同時,也要避免在學習過程中讓幼兒過于獨立。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樂于與學生分享討論,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關系,在言傳身教中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育教學中也要讓幼兒學會尊重他人、遵守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今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由于缺乏同齡的規則遵守者與他們相比較,使得他們養成了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不愿意遵守紀律規則的毛病。及早糾正他們的這種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就需要在學前教育中進行。在班級活動中運用好的教學方式使他們學會尊重他人、遵守規則,與同班同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
(二)家園結合式教育促進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培養建立幼兒團結意識與合作能力,必須要有家人的參與。《綱要》中提及“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園結合式教育將有利于促進幼兒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孟母三遷的故事不僅告訴了我們環境對人的影響,也告訴了我們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未來。由于從不同家庭中出來的幼兒有著不同的家庭觀念和行為習慣,因此幼兒園需要及時與幼兒家人保持聯系,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教育背景以及幼兒身心發展情況,因材施教的進行培養才能讓幼兒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長。
家園結合需要雙方都積極主動。幼兒園需要定期開展家長會、親子教育等活動,通過與家長面對面交流等方式,讓家長在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與能力中起到陪伴與指導作用,也讓家長了解到培養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讓家庭教育配合幼兒園教育,在家園結合教育下快速促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家庭面對學前教育要保持積極的態度,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家長需要主動向幼師了解孩子的在幼兒園的情況,對于幼兒園舉辦的各類活動積極參與,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熱情主動的行為,讓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變得樂觀積極。同時,家長對于孩子的思想教育也必不可少,家人是孩子最親密、最信任的伙伴,家人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想要讓孩子學會團結合作,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多參與團隊活動中去,多帶領孩子融入社會集體里,這樣孩子才不會在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教學中產生不適甚至排斥心理。
四、結束語
合作能力的培養對于幼兒來說也是思想素質的培養,愿意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幼兒未來的發展往往會比孤僻性格的幼兒長大后更加易于成功。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仍然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前進、積累經驗,為更好地培養祖國的花朵不懈努力。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幼師的引導培養,這樣才能讓孩子朝著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方向不斷前進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家俊.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9(34):169.
[2]李麗華.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7(17):238-239.
[3]劉瓊.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9(0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