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成為了一種新的教學新趨勢,具體到初中生物學科中就是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這四種素養,是本文即將探究的話題。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生物;策略探究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義重大,能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緊跟時代步伐?;诖耍P者認為教師要在明確這一重大意義的基礎上更新教學觀念,引進新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發展為教學綜目的,推動核心素養工作進度。
一、教師引導,形成生命觀念
生物學中的生命觀念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科學世界觀在生命科學中的體現;另一個是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和研究生命現象的基本思想、方法。促使學生形成生命觀念意義重大:可以養成學生珍惜生活、珍愛生命的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生命起源的興致;在學習中逐漸理解生命的意義。但是限于學生自身能力,生命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例如,在學習《人的起源和進化》這一課內容時,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了解到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同祖這一事實;知道人類在與自然環境的抗爭中進化而來;概述人類在起源和進化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為了完成這些教學目標,筆者用一個謎語引入了本課的話題:什么動物小時四條腿,成年兩條腿,老時三條腿?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反應。接下來,筆者提出了問題:你相信女媧造人的故事嗎?同學們紛紛搖頭。筆者繼續追問:那么人類從何而來?從猴子、猩猩、細胞等進化而來的各色答案出現在課堂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見此情景,筆者總結道:人類確實是進化而來的,至于我們的祖宗是什么動物,有沒有近親可以從教材中得到答案,下面……沒等筆者說完,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進入了文本的閱讀中。通過閱讀,同學們了解了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與現代類人猿是近親關系,從而形成了生命觀念。
二、依托事實,啟發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就是一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具體到生物學科中就是培養學生用事實、實證、邏輯、推理和論證進行思維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這一內容時,筆者明確了本單元的學習目標:
(一)列舉各種生態系統
(二)闡明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自我調節
(三)闡述人工生態系統以及意義
為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筆者利用網絡技術查找到《自然探索》這部紀錄片并截取了其中的一段播放給大家觀看:該段視頻的主要內容是非洲草原上各種動物追逐捕獵,生存與死亡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遵循了自然優勝劣汰的規律,因此維護了自然界的平衡。此外,筆者還例舉了一個實例,那就是某國為了保護弱小的麋鹿,實施了獵狼運動,造成狼數量的銳減、麋鹿數量的瘋長,當地草地和樹木被啃食,生態失去了平衡。正方兩個例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大家印象深刻,也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人工生態系統的意義;生態系統的自我平衡等,逐漸提升了學生的理性思維。
三、借助實驗,養成理性思維
實驗除了驗證以往的觀點是否正確外,還能從中得出新的發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會改進實驗器材或者增減實驗條件、步驟或者給出一個錯誤的結論,要求同學們進行驗證,以此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精神。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呼吸作用》這一課內容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驗證種子的呼吸也能產生二氧化碳這個結論。這個實驗對學生們來講難度不大,因此筆者在為學生準備了相應的試驗器具、講述了相關實驗步驟后,將實驗的操作活動交給了學生自己。
實驗裝置如下:錐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密封瓶、種子
實驗步驟如下:
(一)向甲乙兩個錐形瓶內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二)將正在萌芽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分別密封在兩個瓶子中并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的空氣,再分別注射進甲乙兩個錐形瓶內
(三)觀察甲乙兩個錐形瓶內澄清的石灰水發生的變化
為了實驗更快更好地進行,在筆者的建議下各個實驗小組的學生進行了明確的分工:有的學生負責在錐形瓶中灌注石灰水;有的學生負責煮熟種子、抽取種子中的空氣;還有的學生負責觀察石灰水的變化。在同學們齊心協力下,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而師生也觀察到了呼氣的石灰水液體變得渾濁起來,由此驗證了實驗觀點。
四、學生實踐,勇擔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具體指的是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做出理性的判斷和解釋,嘗試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樂于遵守和傳播生物學知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學習《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這一內容時,筆者為同學們展示了現在生物技術的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再如,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艱巨使命》這一內容時,筆者特意舉辦了一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活動,讓同學們走上街頭分發自己設計的海報,做出自己的貢獻等。
綜上所述,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對同學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教師同仁們做出了相應的改變。而筆者作為其中的一員,提出了以上幾點看法,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夏華珍.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J].名師在線,2018(33).
[2]李華祥.試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