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茂
摘 要:根據教育改革要求,初中歷史課程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但由于歷史學科在選拔性考試中的位置,其重要性并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很多人都認為歷史只需要死記硬背,與現實聯系不大。但其實恰恰相反,如果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就會實現歷史的現實性和應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長期以來,但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推進,學習歷史的教材和方法也在日益進步。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影視資料;創設情境;趣味游戲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正是對科技感興趣的時候將影視作品引入歷史教學中時,可以增強學生情感體驗,讓課堂變得更豐富多彩;在歷史上有很多很多偉大的人物為推動歷史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加充分的理解,可以組織學生們情境再現,更加直觀的感受;將歷史教材內容與趣味游戲相互結合,不僅可以活躍課堂還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接下來筆者將從影視資料、創設情境、趣味游戲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影視資料教學法
要選取適合中學生的影視資料,其必須具備歷史持有的特征,同時能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其內容也必須的是積極向上的。影視資料的運用有利于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過程以及細節,一些重要的獨立性歷史事件,僅僅靠教材和老師的講述,學生很難對此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認識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前的社會環境、社會背景;有利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等價值觀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直觀的面對歷史人物,學會對歷史人物客觀的評價,這些對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有較大影響。
例如,以學習《辛亥革命》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辛亥革命對于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將利用課下的時間,尋找相關的影視片段,在2011年上映了同名電影《辛亥革命》,電影從較為客觀的角度呈現了這一歷史事件。在上課時,我先向學生們將課本上的內容,隨后我會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播放其中某一片段,片段內容大致是“革命形勢進入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經過多方努力,南北代表達成共識,支持建立共和政體;經過十八省代表的公開民主選舉,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逼谓Y束后,為了讓學生更明白辛亥革命對歷史發展的意義,我會向學生們總結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發生,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同時也寫下了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
二、創設情境教學法
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樣不僅沒有達到教學目的,還會限制學生們的思維。創設情境教學法的出現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進行情景演繹呈獻給學生們具體的教學信息,讓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加入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古板的教學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以學習《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這一課為例,我會事先將全班學生分為七組,分別代表戰國時期七雄,隨后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預習這一課并搜集相關資料。上課時,我會從七個小組里選出一位準備充分的代表上臺。我會擔當旁白,給學生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戰國初期,這個時候七雄形成了,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講齊、楚、秦、燕是春秋時期就形成的四國,還有由晉朝分裂的韓、趙、魏三國。從地理角度來講,請大家記住一句話,‘東南西北上中下,齊楚秦燕趙魏韓?!备鶕宜f的內容,學生們自動形成“七雄”的局面,再由“各國”發言人說出自己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及與自己國家相關的歷史事件,臺下的小徐成員可以補充。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趣味游戲教學法
要做到靈活并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游戲,這樣做會引起學生們積極學習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游戲環節,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開發學生的智力、增長學生的知識。
例如,以學習《秦統一中國》這一課為例,我將有關的歷史事件分別寫到小卡片上,其中包含一些“干擾”事件,根據秦王在歷史發展中所做出的行為分為“功”和“過”,在講完這一課后,我在舉手的學生中選擇兩名學生代表“功”和“過”,分別站到講臺兩邊,然后再從舉手的學生中選擇,依次來到臺前從我手中抽取卡片,然后通過對這一課的理解上臺交給代表“功”和“過”兩名學生的手里,然后由這兩名學生說出是否正確,然后將小卡片中的干擾信息找出來并說出是哪個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及歷史背景。這樣做不僅鞏固了本課學習的內容,還復習了之前的課程內容。
對于有些學生來說,歷史這門學科是較為枯燥的,如何改變學生的這一看法,如何改變歷史的教學方式,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教材內容,并且讓學生可以牢牢記住,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科技的發展,教師可以選擇利用多種方式方法,使學生充分的理解并對歷史這一門學科感興趣。
參考文獻:
[1]齊美玲.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22):46-47.
[2]袁素芬.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