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晶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尤其要注意學生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小學作文教學中蘊含著許多培養學生能力的內容,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制約著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具體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該采取一些什么方法呢?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對一些問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并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培養學生
一、作文教學中影響學生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
1.傳統教學中把“虛構”與“虛假”等同看待。
2.作文命題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創新失去源泉。
3.應試做法窒息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說和寫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的一種積極的傾向,它能使人產生一種強烈向往的心情,從而主動去認識事物,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學生才有創新之作。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說和寫的興趣?
1.設景激趣;
2.聽故事激趣;
3.用提問激趣;
4.自由談話激感。
三、小學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的教學策略
從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和創新空間都很有限。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要創設條件,拓寬訓練時空,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
1.拓寬學生的訓練內容是作文教學培養創新的基礎。
2.從訓練的方式方法看,有以下方法可促進小學生的創新思維:(1)利用圖畫進行創新性作文;(2)利用童故事進行創新性思維作文;(3)借助聯想進行創新思維的作文:(4)憑借課文進行創新性思維的作文。
3.從訓練活動上看,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
(1)繪畫:使學生文字與圖畫結合來,畫面與文字相補充,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
(2)制作:讓學生完成課文中一些小手工或小科技,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3)實驗:教師可以用自然課文中的一些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4)表演、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表演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表演創新能力。
四、根據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階段和創新思維的特性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
創新思維具有三個特性:發散性、變通性、獨特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根據創新思的三個特性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2.思維的變通性體現在同一中心多種選材;3.充分展示個性,訓練思維的獨特性。
五、建立新的體系是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
為了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寫作的創新能力,就要建立一個開放、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結構。這個結構為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熱情;大膽表達-拓寬創新思維的空間;;交流合作—一激活創新思維火花;評優激勵——激發新的創新動機。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1.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的熱情。2.大膽表達,拓寬創新思維的空間;3.交流合作,激活創新患維火花;4.評優激勵,激發新的創新動機。
六、完善激勵機制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保證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成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成功是支柱。學生都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付出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他們有創新習作的信心。有效的激勵機糖
有以下幾種:
1.分數激勵法。
(1)針對差異,采用差異評分法,激勵學生建立信心;
(2)采用多次評分法,允許學生多次寫作,不斷提高,不斷創新。
2.評語激勵法。在作文批改中通過幾句簡短的評語,激勵學生再度創作的信心,使學生下次作文寫得更好。
3.成果激勵法。教育心理學表明,成就的動機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學生的習作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他們希望其他人欣賞他們的作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歡樂。可挑選好的作文寫在板報上,或投寄有關的報社,也可讓同學們讀一下他們的習作。這樣做,一是可以讓學生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二是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有再創新習作的動機。
總之,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以致有創新之作,就需要教師用一系列能讓學生感興趣又能從中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引導學生。這樣,讓學生變被動習作為主動習作,能充分培養和發揮創新思維,激發好的習作積極性,在作文教學中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歐陽色蘭. 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與創新思考[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金盾.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