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理念是素質教育所大力強調的教育教學重點,在此重點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鑒于對現代信息環境的影響力、對小學生認知理解水平與心理成熟度的主觀過度低估,便出現了一系列的“過度”現象。本文便就此類現象做出分立:課堂問題設置過度精細、課堂情境設置過度花哨、課堂表揚給予過度空洞與失真此三個方面的闡述,對應的調整策略則為導而弗牽、有用則用、具體客觀三者。
關鍵詞:小學英語;“過度現象”;思考與調整
“過猶不及”是任何事物存在與發展的規律,包括小學英語在內的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亦是如此。即在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下,教師會多站在學生角度而按照其理解認知水平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但卻忽略了學生、即便是小學生的獨立思維、思想及作為一個個體而本能具備的學習能力的存在。這便造成了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過度現象”,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低下。以下則是對此類現象在英語課堂中存在形態的思考與對其對應的調整舉措的說明。
1.課堂問題設置過度精細——導而弗牽
英語作為區別于中文母語的外來語,對于語言能力還尚薄弱的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對此的認知便促成課堂第一種“過度”現象:問題設置過度精細。這確實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但卻忽略了小學生在此信息爆炸時代語言能力的快速提升,所以這便反而使教師引導變成了牽引,使學生主體失去了主體地位。而對此現象的調整方式則反之當為“導而弗牽”,即輕快的引導而非費力的牽引。
例如:在《Food and health》一單元的教學中,在初始的教學構思中,出于對學生可能無法理解詞性語法的考慮,我原本便欲通過“Its not good for your health.”、“My grandpa is healthy.”這兩句話向同學們提問:分別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別劃分這兩句話的句子成分——這兩句話中的“health”和“healthy”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此問題鏈。但在我反思之后,發現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初衷下得出的教學設計結果卻恰是牽引,學生并不具備獨立思考的空間。對此,我則將此問題改換為“閱讀這兩個句子,區分‘health和‘healthy的意義與用法區別”此具有一定挑戰性與學生較大自主思維發揮空間的單個問題,從而及時將“牽”變為“導”,進而真正實現學生自主性與其對知識的自主建構。
2.課堂情境設置過度花哨——有用則用
情境教學法由于其生動性、對小學生形象化思維方式的契合與對其興趣的激發而在被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所大量采擷運用。但我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課堂是為教育而設,真實自然又適切的情境確乎可以發揮其幫助學生知識理解的輔助性作用,而過度花哨而不實用的情境不僅會導致課堂內容的冗雜,亦會帶偏學生注意力而使教學低效。而對此種過度現象的調適方法則應遵循“有用則用”的原則。
例如:在《Thanksgiving》一單元的教學中,為引出“Thanksgiving”此節日性單詞,同時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我原本則想利用多媒體先向同學們呈現出西方的萬圣節、復活節、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元宵節等節日場景畫面,并讓同學們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節日。但這卻與本單元教學內容無明顯的關聯與得失影響。所以,我便只引入了中國的中秋節對比說明了感恩節在西方的地位與其用以合家歡聚的節日講究。而后便展開了以感恩節“Thanksgiving”為中心的課堂內容教學。并在此過程中,依據課堂講解需要,自然引入相關情境進行說明補充。如在講解其中“When is Thanksgiving?”、“Its on the fourth Thursday of November.”句型時,我便又利用多媒體呈現或者組織同學們自主建構了一定的對話情境。如此,同學們通過情境的輔助達到了深入理解知識目的,課堂亦得到了高效的建構。
3.課堂表揚給予過度空洞與失真——具體客觀
除卻對于課堂問題設置與情境教學的誤解之外,教師對教學評價亦產生了曲解。即出于對小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的鼓勵與對其自尊心的保護,“過度表揚”在現實課堂教學中已經等同于評價,而致使評價喪失了其原有的“知長知短而揚長補短”的功能和意義,而變得空洞與失真。所以,真正有效的表揚與真正有效的評價則當遵循具體客觀的原則,并應幫助指明學生改進與進步的方向。
例如:在《Housework》一單元的教學中,我組織同學們進行了圍繞“Whose dirty socks are those/these/is this/that?”、“Theyre/Its Bens...”的重點句型進行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的對話練習。其中一組中一位同學敢于表達,但發音標準程度和關于be動詞形式與指示代詞單復形式的語法使用準確率較低,對此,我則評價道:“你敢于表達的勇氣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但如果能夠在課下堅持訓練發音,并適當注意句子語法,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表現得更好”。這便不僅做到了客觀具體的評價,同時亦為其提供了進一步改進的方法。
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初衷下,無意造成了上述“過度”現象,但在對此的反思之后,則當秉持切實教育育人的原則,積極對此進行規避和改進,以科學、合理且有效的方式,以真正將教學當做師生交互的雙邊活動的態度,將小學英語教育的境界與質量推向更高的層級。
參考文獻:
[1]張麗.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N]. 發展導報,2018-12-25(019).
[2]沈國鋒.芻議當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過度”現象[J].遼寧教育,2012(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