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爽
摘 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逐節提高,但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卻仍存在一些問題,農民經濟來源渠道單一,經濟收入不高?;诖耍疚牧⒆銓嶋H,就當前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村經濟與區域性發展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區域發展;發展策略
新時期背景下,政府對三農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提高農村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但受自然環境等相關因素制約,農村經濟實際發展水平尚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農村經濟與區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還是顯露出較多問題。下面聯系實際,首先就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做簡要分析。
1當前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中的問題
1.1經濟收入渠道單一
當前,農產品收入仍是農村地區主要的經濟收入形式,農民主要依靠種植、銷售農作物獲得經濟收入,但農產品種植成本較高、周期較長,且一些農產品作物市場價格低,因而農民收入有限。在加之當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農業設施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仍采用牛耕等傳統種植方式,費時費力,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由于缺少現代化科技設備的保證,在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下,農民收成不好,農村經濟發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當前,部分農村地區雖有良好的自然環境、旅游資源,但卻并未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農村地區的工業、服務業等普遍未發展起來,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收入有限【1】。
1.2人口能力素質缺乏
當前,農村人口綜合素質仍舊較低,有部分農村人員未接受過文化教育,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如對先進農業生產理念、生產技術相對排斥,盲目堅持采用傳統種植生產模式等,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此外,大部分從事農業的人員對先進科學技術、現代化農業種植設施設備了解的較少,不具備運用技術的能力,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梢哉f,農民整體素質不高是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且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選擇進入城市發展,農業發展力量缺失,且越來越多的高校人才選擇于金融、醫學等領域就業,選擇農業的人才較少,農村地區專業人才缺乏,使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受阻【2】。
1.3農業生產環境限制
大多數農村地處位置偏遠,地理環境復雜的山區,地勢相對崎嶇,土壤肥力較低。同時農村地區交通設施不完善,農產品無法走出去、外地人員也缺少進入農村休閑娛樂的途徑,這些問題均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經濟收入不高。
如我國西部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甘肅部分鎮、鄉甚至還沒有修起柏油馬路,他們缺少與外界、與城市接觸的條件與機會,只能世世代代守著貧瘠的土地,經濟狀況相對較差。
2促進當前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的策略
新時期背景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農村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議:
2.1向農村招商引資
當前,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首要舉措是豐富其經濟收入渠道,改變農民依靠農業生存發展的現狀,讓他們在進行農業生產種植的同時發展副業,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獲得收益,從而增加經濟收入,從根本上推進農村經濟發展【3】。基于此,相關職能部門應結合農村地區自然經濟狀況,積極向農村招商引資,豐富農民掙錢渠道,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如,政府可出臺相關激勵性政策,引導一些與農產品相關的企業進入農村發展,讓企業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同時與他們展開農產品收購合作,而政府可為企業提供場地,并在用水、用電等方面為企業給予優惠,在一定期限內免除稅收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農民收入單一的情況,讓其經濟來源得到保證。
2.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當前,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以發展農業為主,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經濟收入渠道單一,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受到阻礙。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應結合農業地區資源狀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著手調整當地產業結構,轉變農業單一發展的模式,在持續發展農業的同時加快發展旅游業、餐飲業等,推動多產業發展, 為農村地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如,部分農村地區雖位置相對偏遠,但卻空氣清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十分適合休閑度假、觀光旅游,那么,相關部門就需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在當地自然風景資源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有機融合當地的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等, 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實力的旅游基地,并通過適當合理的宣傳吸引更多城市群眾、外國友人進入農村度假,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另外,相關部門也可引導農民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手工制作業、電商貿易等,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推動地區經濟穩健發展【4】。
2.3加強人員培養教育
針對農村地區人員整體綜合素質差、文化水平低、先進觀念缺乏等情況,相關職能部門應建立起長效的教育培訓機制,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培養,提升農民群眾文化知識水平、轉變其落后思想,使其能積極主動學習新技術、應用新技術發展農業及其他產業,從而豐富農民技能,提高農民掙錢能力,讓其能運用自身智慧發家致富,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具體如,相關部門要通過定期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教學等方法為廣大農民群眾教授先進種植技術,有效提升農民種植技術水平,提升農業種植效率。同時,技術人員也可有策略、有針對性地培養農民手工編織等額外技能,使其能充分利用農村優勢資源開展副業,從而增加經濟收入。
另外,新時期背景下,政府部門要注重農村地區專業人員、高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通過一些激勵性措施手段鼓勵、吸引高素質人才投入農村經濟建設工程,為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重要人才保障。同時相關職能部門也可通過鼓勵發展農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方式提升農村就職機會,從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重新回到農村,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推動農村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
2.4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是推進農村經濟、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新時期背景下,政府必須加快農村地區交通道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為農產品的輸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此外,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生產要更多的依靠先進技術與機械設備,針對當前部分農村地區仍采用傳統耕作制度的情況,相關部門需加大對農村地區中大型機械設備的投入,同時不斷完善網絡、電腦等信息化設施,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發展農村經濟、推進區域經濟均衡穩健發展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升,促進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舉措。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單一、專業人才缺失等問題,相關部門必須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豐富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有效促進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嚴,焦俊榕.促進當前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的相關舉措探析[J].中國市場,2019(17):19-20.
[2]徐鯤. 農村教育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內在機理及制度創新[D].重慶大學,2012.
[3]薛繼亮.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4]敖麗紅. 縣域經濟發展與“農三化”互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