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敏偉 朱海 錢曉萍
摘 要:目前,錫山區安鎮街道進行了大規模的水系河網建設工程,轄區內灌溉、行洪基本滿足。但是近年來隨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基于傳統的水利建設理念和建設思路的河岸帶整治工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河道沿岸水生態系統健康、水環境良好、水景觀豐富等多方面大幅提升的要求,下一步提出對河道進行生態景觀修復、生態整治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安鎮街道;河道;治理
一、安鎮街道河道水質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水質情況
安鎮街道轄區內有九里河、吼山港、雙涇河、西倉浜、新橫塘河等區、鎮級河道22條,根據2018年度河長制監測結果情況年均值水質達Ⅲ類的6條、Ⅳ類的4條、Ⅴ類的5條、劣Ⅴ類的5條。 32條村級河道,均值Ⅲ類水以上河道6條,均值Ⅳ類水14條,均值Ⅴ類水5條,均值劣Ⅴ類水7條。除吳家橋浜、和尚橋東浜、北莊浜3條為新增河道未設達標平均水質類別,其余29條均設達標平均水質類別,平均水質類別達標的有21條,占比72.4%,未達標的有8條,占比27.6%。
(二)存在問題情況
分析當前各條河道水質情況,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安鎮街道轄區內影響河道水質較大的問題有以下幾類:
1、內源污染調查情況分析
經現場調查所得,內源污染主要包括河中垃圾沉積、河底淤泥發酵等。底泥是排入河網水系的各種污染物的主要歸宿場所之一。底泥耗氧是河流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一系列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顆粒上的污染物與孔隙水發生交換,向上覆水體釋放污染物質,可使河流發生二次污染。
底泥還是大量微生物繁殖的溫床,其中放線菌和藍藻類在有機物參與下可產生黑臭物質,這也是引起河流黑臭的一大因素。黑臭型的湖泊和河流底泥中積蓄了大量的耗氧性有機物、氮磷、重金屬等污染物,成為制約本區地表水質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2、外源污染調查情況分析
外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田灌溉尾水、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沖刷以及大氣沉降等。
二、安鎮街道河道污染源解決思路
(一)整治思路
對現狀有污水下河的管道進行截流、封堵。對于管道混接點,可采用封堵、敷設新管等方式,改變原有管道的不合理連接方式,恢復雨污分流。
主要治理要求是:
(1)對于市政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應封堵所接入的污水管道,并將污水管改接入污水排水系統,所封堵的污水管道應填實處理;
(2)對于市政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應封堵所接入的雨水管道,并將雨水管改接入雨水排水系統,所封堵的雨水管道應填實處理;
(3)對于市政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應在核實計算的基礎上,加設截流系統,或者實施雨污分流。
(4)對于小區等雨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應對小區所接入的雨水管道進行封堵,并將其接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統,所封堵的雨水管道應填實處理;
(5)對于小區等污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應對小區所接入的污水管道進行封堵,并將其接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統,所封堵的雨水管道應填實處理;
(6)對于小區等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應對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治理,分別接入市政雨水和污水管道。
(二)面源污染控制:清淤活水-底泥疏浚與覆蓋技術
1、排干清淤
對于沒有防洪、排澇、航運功能的流量較小的河道,排干清淤指可通過在河道施工段構筑臨時圍堰,將河道水排干后進行干挖或者水力沖挖的清淤方法。排干后又可分為干挖清淤和水力沖挖清淤兩種工藝。
2、調水引流-外源優化調水技術
①稀釋機理
外源優化調水是通過稀釋和置換等作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重要輔助措施。因此,稀釋機理是調水技術最主要的技術原理之一。總所周知,外源調水增加了污染水體中清水量,從而降低了污染物在水體中的相對濃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危害的程度。稀釋一般是以物理過程為主,改變河流的整體水環境,為河流水質凈化等其他機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很多文獻研究表明,稀釋是改善水質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②自凈機理
自凈機理是引清調水的另一大主要工作原理。通過調水,不僅通過稀釋降低了污染物的相對濃度,還促進了水體的流動,改變了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使得原來缺氧狀態轉變為富氧狀態,從而為水體微生物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進行調水后,河流徑流量的加大會增加河流的環境容量,進而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污染物得到自然稀釋和降解。
3、水質提升方案-構建以沉水植物、微生物及水下動物為主的水生態治理技術。
水生植物對水環境的凈化功能:對氮素營養、磷素營養等的吸收作用、對有機污染物的凈化作用、對藻類的抑制作用。
(1)生境營造技術
水下森林凈化系統建立前,為提高水生植物種植成活率,需要對現狀基底進行必要的生境營造技術,主要包括水體清雜及底泥活化,主要目的是去除底泥中病原微生物等有毒物質和腐爛根部物質,為植物種植和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主要方式為水體清雜及微地形改造,淤泥翻曬、投撒淤泥降解和改良的微生物菌劑。
水體清雜及微地形改造主要針對水體中的各類雜草、垃圾及有害生物的殘卵進行清理或移除工作。為水生植物的初期生長提供保證,避免外來有害物種對幼苗的啃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沉水植物凈化系統
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沒于水下的植物,是水體中重要的生產者,是水體生態平衡的重要調控者。沉水植物不僅可以吸收營養物質,而且可以影響水體和底泥間的物質交換平衡,同時還可以明顯抑制藻類生長。
沉水植物生態系統建設重點主要為建設初期水體透明度控制、水生植物群落構建及存活率保證、水生動物保護及群落控制、后期水生態系統的調控。
水生態系統建設初期,由于食物鏈結構不完善,極易暴發藻類,影響水體的透明度,影響水生植物的生長,故需要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本案在建設初期魚類放養前,大量培養食藻性浮游動物,以增強水體透明度,控制藻類暴發,為沉水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所以,沉水植物種植為水生態系統最為重要的部分,植物群落存活、生長、繁殖直接影響到水生態治理的成敗。
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水生植物是水體保持良性發育的關鍵生態類群,水生植物在河道系統中處于初級生產者地位,它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有機物,生產出大量的有機物質,為水生動物及人類提供直接或間接的食物,同時水生植物也是水生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的關鍵,也是水生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基礎,因此完整的水生植物群落是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鍵因子。
(三)、安鎮街道水生態整治、水質提升成功案例。
膠陽河地處錫山區安鎮街道,西臨錫東大道,東至走馬塘西路,河道全長約830m,寬約16m,水深約1.8m,水域面積約13280m2,水體透明度約40cm,原水質經檢測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劣五類。經治理后,兩年內水質達到并持續穩定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Ⅲ類,河道水體透明度均已達到清澈見底。
三、安鎮街道河道長效管護
安鎮街道由城管局專門負責進行管理河道保潔,聘請專業第三方保潔單位對區、鎮、村三級河道進行日常保潔,隨時做到河面整潔、干凈。
水生態整治完成河道由整治實施單位與養護單位簽訂專業管護合同。
四、結語
通過以上對安鎮街道河道現狀原因分析和診斷,可以看出,河道水質好壞與否是多方面原因、多種因素共同形成的結果,因此在河道治理時,不可以單純采取某方力量或是某項技術與措施進行,需要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可從縱向、橫向、垂向、時間維度來綜合考慮,以減輕納污負荷,強化水體自凈能力,使水體逐漸恢復生態健康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