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葉琳
摘 要:本文從梳理縣級黨校的現狀,分析存在問題,結合縣級黨校實際情況,提出一些解決對策和建議。以期提升新時期黨校基礎建設和后勤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黨校;后勤管理;現狀;對策
一、黨校基礎建設與管理現狀分析
(一)基礎設施方面
目前,懷化大多數縣級黨校占地面積在15畝至20畝,建設面積在50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校園布局不規范,房屋結構不合理,房間內設施不齊全。培訓功能相對滯后,大部分黨校校園建有1棟綜合教學樓、1棟學員宿舍樓、1棟食堂,大都是陳舊的老式樓房。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大多數縣級黨校沒有籃球場、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設施;在綠化上,縣級黨校大多沒有進行園林景觀規劃和管理,大多屬于原始自然綠化;在照明上,沒有科學規劃不同區域的照明;在教學設備上,沒有多媒體現代影音設施。基本沒有實行校園網絡化或學員宿舍覆蓋無線網絡,無法滿足學員培訓的基本要求。
(二)后勤管理方面
大多縣級黨校在管理模式上是粗放型的管理。管理人員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還有的是教師兼職,有的黨校由于資金困難對后勤的管理不夠重視。在管理制度上未形成完整體系,只有簡單、形式化的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大后勤分塊的精細化的相關制度,如目前大多只有簡單的《學員宿舍管理辦法》、《食堂管理辦法》,并未進行細化制定,沒有分片、分區、分塊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里沒有具體的實施標準,監督管理沒有相應的考核、獎懲制度。在管理創新上,由于有些縣級黨校先天條件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模式和方法一用到底,有的進行改革實踐。但推動進程較慢,效果也不明顯。
(三)后勤服務方面
大多數黨校還是自我服務的模式,單位職工既是管理人員又是服務人員,服務人員普遍綜合素質不高,一人身兼數種服務,既是采購員、衛生員、綠化員。沒有科學的分工,后勤管理服務人員積極性不高,對校院的生活管理、環境管理等各項工作中存在執行力不足現象,不能很好的滿足學員和教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優質服務。
二、黨校基礎建設與管理存在問題
(一)基礎設施比較落后
基礎設施的好壞,直接影響所提供的服務質量的優劣以及學員對后勤服務的滿意度。目前大多縣級黨校雖然建成學員食堂、學員宿舍、教學樓等基礎設施,但整體設施仍然比較陳舊,缺乏現代化、智能化設備,甚至有的黨校現有基礎設施條件,無法滿足學員的要求,比如,隨著學員增多、或大型會議活動,學員宿舍無法滿足住宿需求,有部分縣級黨校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卻無法為學員提供基本的后勤服務,特別是在校園建設中綠化、美化、亮化、現代化,有的黨校是相當落后,基礎設施的落后很難為學員提供優質服務,制約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大多縣級黨校仍停留在舊有的管理模式,對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標準,具體明確到哪一步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進行規范,從而導致監督管理要求大打折扣,同時,后勤部門在流程、標準等方面缺乏完善地管理制度,嚴重阻礙了后勤管理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三)管理服務隊伍不夠專業
服務質量是黨校的生存之本,但目前大多縣級黨校的服務質量遠遠跟不上,多數縣級黨校的后勤并未進行社會化改革,后勤管理的專業性程度低,參與后勤管理的人員雖然多,但是,即擁有專業技術又善于管理的綜合型人才較少,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專業性和知識水平有限,導致管理效率低。有些黨校漸漸走向社會化改革,但服務質量仍處于粗放型低標準。從事后勤管理人員對于服務工作不太了解,甚至是空白,絕大多數是半路出家。服務標準知之甚少,所以在服務過程中很難專業化。
三、黨校基礎建設與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資金投入,推動校園建設
黨校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隨著培訓規模的擴大,學員日益增加,需要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一是領導要高度重視。破解當前資金制約瓶頸難題,要根據辦學規模應配備的設施,做好科學的建設預算,多向上級管理部門匯報情況,主動爭取項目經費。二是抓住機遇,彎道超車。懷化屬后發達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經費投入比較小,黨校要抓住機遇,首先要把本部門工作做好,充分發揮自身動力,發揮自身“造血”功能,利用相對完善的培訓條件,多承接所轄區域的單位培訓、異地聯合教學,通過學員住宿、教室、用餐、會議場地等籌措資金,用于投入校園基礎建設。
(二)推進后勤社會化,完善管理制度
基于后勤服務社會化理念下的黨校后勤部門必須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進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應當通過購買服務,引入高效率且高專業的服務,由封閉式后勤服務模式走向開放式發展。
目前有的黨校后勤服務進行了社會化改革,采取委托服務,監督管理相結合的方式。這是黨校與時俱進、主動適應校院快速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圍繞后勤服務建立起操作專業、優質服務的隊伍。很多管理公司可以做好、學員餐飲、學員宿舍樓、會議服務、教學區信息設備維護、物業管理、園林綠化、衛生保潔)多項綜合工作。一些黨校經社會化管理,后勤管理日趨規范,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教工和學員滿意度不斷提高。
黨校要制定有效管理制度,對學員宿舍、學員食堂、環境、安保、水電維修管理等方面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是嘴上的侃侃而談,需要以制度為基石。例如針對食品安全管理,如制定《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與報告制度》、《食品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食品經營過程和控制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公示制度》、《食品留樣制度》、《食品貯存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投訴處理制度》。各黨校根據實際情況可制定對于不同管理內容方面的相關質量考核制度,如在學員宿舍管理方面《學員宿舍管理服務考核實施辦法》、《學員宿舍管理服務目標獎勵辦法》、以及考核檢查質量相關制度等,制度中應確定獎懲細則,評定方法。對于有委托管理公司的在工作檢查中,以執行情況、管理代表、學員滿意度調查三方面綜合考察。月工作考核與管理費掛鉤,把握管理主動權,每季度召開座談會,分析季度情況,回看服務質量,學員滿意度調查,隨時掌握學員需求,聽取學員建議,做到事前有準備,事中有跟蹤、事后有提升,服務永遠在路上。
(三)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隨著黨校的不斷發展,對于后勤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滿足黨校發展的需要,需要加強對管理隊伍的建設。
成立服務質量檢查隊伍。成立服務質量考核辦,負責對黨校所轄范圍內的服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后勤部門配備專職考核人員。強化四個層次的立體檢查體系。即考核人員日常檢查、各分管人員開展服務質量自檢自查、考核小組人員日常檢查、分管后勤副校長帶隊開展對服務全面質量抽查。通過開展各個層次的檢查,力求做到全面、準確、細致。下發檢查通報,提出整改要求。根據每次檢查的情況,下發通報,對于在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對各相關人員回復的整改情況,考核辦將進行復查,及時督促整改到位。認真抓好經常性的日常服務質量檢查,適應新的形勢與任務,抓好階段性主要工作和會議期間的重點檢查,做到點面結合,突出重點。
參考文獻:
[1]賴文淵.五大發展理念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應用研究[J/OL].學周刊,2019(20):191-192[2019-06-18].
[2]秦文文.。新時代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初探——以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