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江
摘 要:新課改以來,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成為了教師教學目標的理想追求,但是若不懂得創新教學方法,往往會獲得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我們處在一個新的時代下,所以教學方法也需要隨時代發展之新而新,如此方能使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現實。
關鍵詞:創新;教學方法;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合作學習;直觀情境;現實生活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新時代下的新浪潮,但是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更應當付諸于行動。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做走在時代發展之路上的人,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數學。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創新教學方法,進而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轉變教學理念,開展合作學習
“以生為本”是新課改中多次重點強調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多是從這一教學理念出發,所以“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深受認可。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通過集思廣益,讓學生都能夠將數學知識有效內化于心中,最終達到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函數》這一節時,首先,我在投影上展示了教材中的5個思考題,將學生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對常量和變量的認識,為引導學生學習函數的概念做了良好的準備。然后,我通過繼續為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組內交流了問題中關系式里的常量和變量,說出兩個變量之間的聯系,旨在提高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問題的能力。之后,我帶領學生回顧了思考函數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了這節課的知識點,使學生體會到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與制約的道理。最后,我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使學生形成了合作交流意識及獨立思考的習慣,切實達到了構建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二、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直觀情境能將圖文并茂的畫面快速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很是有吸引力,對學生輕松理解數學知識也很有幫助。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加數學知識理解的更加輕松、更加深刻,從而順利完成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圓》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常見的以圓的形象的物體,并要求學生用鉛筆和細線畫一個圓,旨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形成圓的概念。緊接著,我為學生強調了圓的形成過程。然后,我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教材中的例題,使學生對圓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并通過一些判斷題檢驗了學生對圓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之后,我抽查了幾名學生對圓的概念的認識,為學生不理解之處進行了再次強調復述。最后,我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直觀情境,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充分掌握了本節知識與技能,切實達到了順利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聯系現實生活,提高學生應用性
數學提煉于現實生活中當中,最終也要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這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之一,也是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應用性,實現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不等式及其解集》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說道:“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并不能簡單的用等式來描述,比如我們之間的身高和體重、掰腕子時力量的大小等等。”由此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不等關系的廣泛存在,順利導入了新課。然后,我通過帶領學生類比等式的定義,讓學生對一些式子進行了觀察,指名學生說出了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之后,我通過實例問題指導學生認識了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并通過鞏固訓練,幫助學生熟悉了解不等式知識的技能。最后,我有針對性地強調了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發現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后的主動學習意識,充分提高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有數學知識的能力,進而實現了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標。
總而言之,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時代發展下的必然趨勢,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時代下的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及時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意義上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曹學茹.讓“創新”點亮數學課堂——淺析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
[2]石維霞.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學周刊,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