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盛
摘 要:靠人靠制度管理的企業總歸是不完善的,文化的管理才能真正管理到人員的靈魂,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就要向新的方向前進,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和持久發展的軟實力,也是維護企業在管理方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之間的結合是相互促進,相互共生的。一方面,企業的發展要遵循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逐步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文化管理機制,以此來更好的發展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正視企業文化自身的魅力作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協調融合的重要性,隨后從四個方面講述了,如何建構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協調;融合
引言:
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重要支柱,也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本文通過對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概念的淺述到對企業堅持以人文本;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立足發展目標,創建核心價值等方面的描述,來揭示了企業文化對提升企業凝聚力、優化企業管理的特殊能動性。作為企業必須要融入到經濟大環境中,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要想發展的更好,就要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的去塑造企業價值,建立健全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也是為了實現人性化發展,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對企業管理制度與企業文化發展之間的關系深入研究,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應對市場發展變化的能力,使企業能夠更好的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管理的概述
管理就是管轄治理的意思;管理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技能、有方法協調及控制的活動過程。在資源的協調、人員的分配和目標的完成上,管理是促進各個要素協同運行的;在人本方面講,企業的管理還是為了達到某一共同目標活動來協調人際關系、根據人的行為規律激發人的積極性;在職能方面講,管理是以績效、責任為基礎的,管理是專業性的工作。在決策方面講,決策過程事實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決問題的必經過程;按規律講,管理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依據一個系統所固有的客觀規律,呈現一種新狀態的過程,系統的內部組成部分也有其固有的規律發展變化。這就說明在企業管理中,對組織內部各個資源要呈現出領導、創新、激勵、組織、控制相互協調的狀態,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動態過程,通過不同手段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激勵人員工作積極性,鼓勵和引導員工投入工作,在各方面合理調度,推動企業健康穩定前進,確保企業是規范的有原則的經營和發展。
二、企業文化的概述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動力是企業價值理念的體系是推動企業管理思想和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企業文化說到底是為管理服務的,沒有脫離管理目的的文化;一個企業在他生存和發展的整個歷程中會漸漸形成自己的企業核心價值體系及定位。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里的員工會是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員工會在企業文化和既定目標的指引下去完善工作,打造和諧團結的企業氛圍,并了解企業發展,了解長久目標和宏觀計劃,為企業形成統一而特色的企業文化;并不斷總結付諸實踐,增添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內容。企業管理思想是企業文化的主流,具有創造性的遵從管理者思想脈絡的企業文化是生生不息的,這也要求企業文化應是優良的,是改革重組后的文化,同時也要協調好公司文化與部門文化這“源”與“流”的關系;企業要反對固步自封的文化,也防止社會不良風氣和不良價值觀對優良文化的侵擾,積極堅持像國內外著名航空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文化管理的形式與下屬的溝通交流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增強整個企業的精神理念和抱負理想。
三、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的策略
(一)企業堅持以人文本
注重人文關懷是社會生產力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首先,企業要積極調動發揮人的主動創造性,堅持“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工作的有利抓手。企業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價值觀熏陶員工的心靈,培育員工的素養,使企業環境形成誠信友善、公平正義的景象,這樣的人文關懷是有針對性的是有說服力的。其次,解決好員工的利益問題也是最基本的。企業的發展要著力保障員工的物質生活水平和充盈員工精神生活,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解決好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切身利益的問題,才能使員工增強工作的執行力。日常生活中也要關系員工的心理變化,注重對心理的疏導,進行心理溝通消除心理障礙。企業如若進入困境中,員工可以臨危不亂,忠于職業操守,發揮自身優勢,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用良好的心境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最后,企業員工之間人與人的尊重也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一個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隊就像一盤散沙,因此,要形成良好和諧的“干群關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也要多加溝通,懷抱寬容,創建美好的以人文本企業生態鏈[1]。
(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人是企業運營的保障,人是生產力各個要素中最積極的、最活躍的因素,企業整個所用資源中人力資源可謂是最寶貴的,企業中保證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便可實現企業持續發展。激活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有這四大機制:牽引機制是把企業目標轉化為個人目標承諾與實施的程度;激勵機制是把企業獲利轉化為員工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程度;約束機制是員工工作狀態與心理狀態信息掌握及實際幫助或介入的程度;競爭淘汰機制是指員工工作的飽和程度及發展機會的競爭程度;因此要靈活運用好這四大機制在彼此作用的過程中實現人力資源的專業化、職業化、企業化、戰略化。此外,加強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斷引進、提拔、培養優秀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運用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運行的各種環節中,放寬政策,讓人才充分發展,人盡其才、才盡其能、人崗匹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對有業績突出、吃苦耐勞、執行力強者提拔重用,創建人員調配規劃、晉升機制、薪資獎勵機制,不斷補充和保證,同時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員工持證上崗、增加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在實踐中使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得到實質性的發展進步[2]。
(三)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
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是企業多年發展過程中精神文明財富的積淀和累加。建立科學嚴密的企業管理制度,實行企業規范化管理,凡事有理有據、有人負責、有人監督,各個部門之間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關系,保障每項業務的運作都按照企業的制度和程序有章程的執行,真正做到各項經營管理工作都“嚴格規范”。建立嚴厲的績效考核制度,激發員工活力,在工作分配的改革進程中起著基礎和關鍵性的作用,通過績效考核,完善指標體系,成就員工,為員工評優推先、薪酬調整、選拔任用,持續切實的激發員工活力。建立違規必究的處罰機制,解決責任追究問題。以對事不對人為標準,在企業上下統一實行,對于違反規定的應堅持按標準處罰,追究其相關責任。當然,這樣的長效機制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的,企業要充分認識和加強制度建設,緊抓落實、效能督查、轉變觀念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工作水平,提高辦事效率,努力在思想解放、創新創優、攻堅克難上實現新的突破,在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協調融合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四)立足發展目標,創建核心價值
每一個企業的發展都要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價值,不同領域的企業和統一領域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有著很大的差別,要尊重每一個企業自身的發展實際,總結出適合自己發展規劃的完整體系,構建企業核心價值觀,讓員工真正認同和積極踐行,通過每個人的努力為公司的發展傾注自己的價值,使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所以要將企業價值及利益與個人價值及利益緊密融合,促進發展。中華文化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強調“扶貧濟困”等等。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同樣適用于企業的發展,道理萬變不離,企業要結合實踐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立足企業和員工兩者觀念的協同和目標的統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企業管理和企業思想的建設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奠基,企業應將員工的個人需求和愿景實現放到首位,使員工成為企業的主體,要重視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整個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多鼓勵、支持、引導員工,對于工作中表現優異的給予肯定和認可。才能更加激勵員工各盡所能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和企業完成共同的奮斗目標,以企業管理來保障企業的文化建設,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為此,在對企業管理的發展進程中,不得不將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協調融合,推動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建文. 論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企業管理的融合[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9):201-202.
[2]李薇. 新常態下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融合發展[J]. 管理觀察, 2017(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