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凌
摘 要:網絡技術發展,改變了信息傳遞面貌,并對傳統媒體行業產生巨大沖擊,“新媒體”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媒體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在豐富大眾生活的同時,為高校英語教學指出了新的發展道路。基于此,下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育發生的變化,然后結合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呈現出的新特征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以期為廣大高校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可靠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校英語;新媒體;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近幾年,隨著高校英語教學的逐步發展、改革,基于“信息技術”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改善了傳統高校英語教學單一、片面、刻板的狀態。既往教學實踐證明,新媒體和高校英語的結合,能夠促使學習者將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付諸于實踐。英語本身是一門“工具”,教師在教授“語法、單詞”的過程中,常會糅雜西方文化等知識內容,以讓學生對英語有更為深入的認識,但長久以來,教師的教學都停留在理論層面,學生無法對其中的深意有足夠的了解,新媒體則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空間。近年,我國國際化程度不斷深化,高校英語教學重要性越發突出,所以亟需對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改革進行探究,以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可靠借鑒。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育發生的變化
新媒體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它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形式,利用互聯網,將信息直觀的傳遞給大眾,相較于傳統電視媒體、紙媒,新媒體實現了跨越時間、空間的信息傳播,并大幅度拓展了大眾能夠接受到的信息廣度,它的信息傳播方式也對大眾獲取信息的行為產生了較大影響。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逐步被大眾忽視,同時新媒體也逐步滲透到了高校內,對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也產生了直觀的影響,這種影響逐步延伸至課堂教學[1]。
對于高校教育而言,教育和新媒體的整合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基調,眾所周知,在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下,教材、教輔資料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材料,而新媒體所傳播的內容并不具備“指向性”,新媒體信息往往是多元的、寬泛的、合乎時政的。高校學生時互聯網上的“前沿人群”,他們的接受能力、媒介素養相對較高,學習能力突出,目前多數學生更愿意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教學相關信息,廣大師生也樂于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聯網工具進行溝通、交流,且這種情況已然成為了一種“常態”[2]。因此,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育發生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校英語教學的范疇更為廣泛;二是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呈現出的新特征
(一)學習資源多樣化
近十幾年,國家致力于推進教學改革,落實“素質教育”,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英語教學水準,改變了高校英語教學的面貌,但是不得不承認,從客觀的角度看,高校英語教學仍舊僅僅注重于“詞匯、語法、口語、聽力”,英語“四大項”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種情況是“教學資源”固定所導致的,盡管諸多教師通過制作PPT課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但是主要教學材料仍舊是“以考試為指向的教材”,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學習死板、單一、枯燥的面貌并不會在學生心目中得以改善[3]。而“新媒體”傳播的內容,和目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息息相關,其傳播的信息類型不固定,教師若利用新媒體材料進行教學,將大幅度拓展英語課堂教學的廣度,學生通過新媒體傳播的資源,其想象力、求知欲會最大程度被激發,教師再合理的“引入”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便能夠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效果[4]。
(二)學習方式多元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英語知識的學習本身就符合“建構主義”的基本理念,學生需要通過長年累月學習,將語法知識付諸于實踐,同時將單詞牢記于心[5]。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語言”需要通過“交流”才能夠得以鍛煉,由此分析,想要持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就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英語。新媒體和高校英語教學的整合,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并讓學生、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束縛,教師可就“新媒體信息”為主題,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通訊工具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練習英語的頻率,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新媒體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創新
(一)微課程教學
“短視頻”是近幾年新媒體信息傳播的主要發展趨勢,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近年的媒體訊息傳播面貌。而在教育現代化改革的熱潮下,短視頻則為教學拉開了序幕,如今有相當一部分新媒體,利用“短視頻”傳播英語語法知識,高校英語教學也可充分利用“短視頻”,針對高校學生思維活躍、短時間內學習熱情高漲的特質,有針對性的,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短視頻應該整合已有的教材,進行科學的刪減、優化,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知識內容的構成,讓英語知識內容以更加精煉的方式體現出來,避免冗長的教學過程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主題化教學
“新媒體”的實時、直觀特征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受眾,目前在教育界,也有相當一部分教育機構,為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同步傳遞國外的新鮮資訊,以讓學習者在閱讀的同時,了解更多的詞匯以及語法。高校英語教學可將此作為切入點以及工具,圍繞“信息內容”構建教學主題,同時應用QQ群、微信群,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內容進行交流溝通,以“聊天沙龍”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的將語法知識、單詞付諸于實踐。
(三)創作化教學
寫作、口語是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針對這兩個部分的教學,建議廣大教師積極利用時政內容,讓學生以“講座”“編寫新聞”等方式,主動創作內容,然后定期對內容進行評審,指出學生在寫作、口語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示范,如此一來,高校英語教學便能夠掙脫教材的束縛,最大限度實現創新、革新。
結束語:
“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廣大高校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高校教師應該將此作為“切入點”,利用新媒體改變英語教學的面貌,并最大程度拓展高校英語教學的廣度、深度,并朝著主題、創作等外延發展,從而讓高校英語教學質量得到充分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秋月.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海外英語(下),2019(7):251,256.
[2]吳函.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策略[J].海外英語(上),2019(6):82-83.
[3]聶小雪.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分析[J].科教文匯,2018(35):164-165.
[4]張春燕,陳婧,孫凱.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英語學習研究——以英語學習微信公眾號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5):33-35.
[5]馬薇薇.湖南省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調查[J].中外交流,2019,26(2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