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焰瓊
摘 要: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歷來備受人們的重視,并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為了提高食品安全系數,就要加大監管力度,還要開展風險評估。文章主要對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風險評估作用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風險評估的應用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促進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風險評估;食品安全監管;作用
Abstract:Food for the people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people, an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ood safety factor,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supervision and conduct risk assessment.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role of risk assessment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combin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risk assessment, propose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promoted risk assessment to play its due role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 words:Risk assessmen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Role
中圖分類號:F203
食品安全已經上升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如果食品存在安全隱患,后果將不堪設想。近幾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如果任由其發展,就會影響社會穩定與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國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使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常見的方法是風險評估,筆者主要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1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日益進步,人們越發重視自身健康,除了更加注重養生之外,對食品安全也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并完善相應的監管體系。在食品安全監管中,風險評估是一種十分實用而常見的方法,能夠為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食品安全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各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在各大媒體上得到曝光。常見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地溝油、蘇丹紅、飲料造假等,這些事件給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敲響了警鐘。因此,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有效運用風險評估方法顯得尤為必要。風險評估源于美國,其主要是用來評估人體健康安全風險的一種方法。在食品安全監管中運用風險評估時,需要確定恰當的方法,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1]。
2 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應用的法律基礎
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應用風險評估這一方法時,需要相對完善的法律作為保障。明確規定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的主要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2006年11月1日施行。該法律明確了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要求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負責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了解農產品質量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與之相比,《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其結果進行了明確規定,使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成為國之必需制度。這兩部法律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規定趨于一致,也充分說明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地位。
3 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應用概述
在食品安全監管中,風險評估是一種方法,能夠對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對其危害以及其對人體的不利影響進行分類描述。在這些描述中,主要包括危害意識、危害特性描述、暴露評估及風險特征。通過危害識別可以確定產生危害的原因,或者可能存在的潛在危害。確定后,對危害特征進行描述,使人們可以充分了解危害的性質。人們在攝取食物時,一旦涉及某些有害因素,就要對這一有害因素的攝入量進行嚴格的評價,而這就需要進行暴露評估。暴露評估是必須執行的環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評估。通過描述上述3者后,對這3者進行綜合分析,這就是風險特征描述。風險特征描述側重于對某一群體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評估[2]。
4 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風險評估在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隨著我國安全監管技術的日益完善,相應的風險評估體系也日益健全,不過,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①由于風險評估在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應用時限較短,因此,相應的知識有限,研究不到位,暴露評估等技術還有待完善。②在風險評估中缺乏完善的數據作保障,導致風險評估結果不準確。相關部門的溝通較少,信息有限,無法保障數據的正常傳達。③在風險評估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模型,保證評估結果更加客觀合理。不過,由于現階段的風險評估模型質量不高,不能全面反映風險評估所呈現出的問題,因此,完善評估模型才是關鍵[3]。
5 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重要性
在食品安全監管中,風險評估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工作。風險評估需根據食品安全限量標準的變化而不斷進步,保證監測結果更加準確。風險評估可以為相應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風險評估已經成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食品法典標準依據。在我國的相關法律中,不僅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進行了明確規定,也對其結果的重要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時,需要結合風險評估結果不斷完善標準內容。由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十分復雜,因此,這一工作亟需圍繞某一方面逐步延伸工作范圍,顯而易見,風險評估可以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以其為中心,逐一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嚴格的風險評估下,促使食品安全監測技術可以得到進一步發展[4]。
可以將風險評估視作一種十分專業的工作,這一工作不會輕易受到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影響。將正確的風險評估結果整理成報告,發送至政府機構,政府機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評估可以對食品的安全進行全面分析,找到潛在的危險和影響因素,以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若是單純利用食品安全標準判斷食物的安全系數,很容易導致虛假信息流傳。這是因為人們的膳食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食品的制作過程卻并不被人所知,需通過風險評估降低輿論壓力,使人們正確認識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公布的風險評估數據也可為人們提供飲食參考,指導人們正確飲食,收獲健康。
6 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改進建議
6.1 加大職能部門的交流力度,為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風險評估涉及的參與方眾多,通過多方面保障,保證風險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質量。要保證各部門溝通順暢,信息無縫對接,使風險評估定量化擁有強大的數據支持。要完善交流管理體系,使各職能部門可以提供寶貴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市場監督管理局要充分發揮出職能,促進各單位及時交流,傳達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5]。
6.2 滿足人們的需求,保證風險評估更加規范
要規范風險評估工作,明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管理措施,加大司法審查力度,在群眾的監督下,保證風險評估工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更加放心。
6.3 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模型,保證評估結果合理
為了保證風險評估結果準確,就要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模型。依據風險評估模型可以保證食品安全風險得到科學有效的檢測與評估。目前常見的風險評估模型包括預防性、概率性和關注度風險評估模型3種。這3種類型的風險評估模型主要是依據風險評估方式而定,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6.4 加強實驗和論證,加快基礎研究成果轉化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風險評估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研究力度不足,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進行論證。風險評估在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起步較晚,完善的實驗論證可以保證這一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其結果具有可參考價值。比如,獨立研究與暴露評估技術均隸屬基礎研究工作,做好這兩項工作,可以進一步提高風險評估能力。
7 結語
為了有效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證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加強風險評估,了解風險評估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地位,找到現階段工作中的不足,規范風險評估工作,積極改進工作方式,優化工作方法,保證食品安全風險得到全面評估,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加大各部門間的合作、溝通力度,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造福百姓。
參考文獻:
[1]廖 鈺.食品安全監管中風險評估的價值[J].食品安全導刊,2018(21):17.
[2]董士曇.論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28(2):5-14.
[3]宋祺楠,童毛弟,王冀寧.基于供應鏈視角的食品安全風險研究述評[J].中國調味品,2018,43(1):184-188.
[4]徐信貴,康 勇,高長思.論食品安全風險警示行為的行政自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31(3):77-84.
[5]羅 旌.探究食品安全監管中風險評估的作用[J].農家參謀,2018(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