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萍
摘? ?要:谷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雜糧,具有節水抗旱、耐貧瘠、耐儲藏、適應性廣、糧飼兼用的特點,而且化肥農藥用量少,是集約環保型作物。一般旱垣丘陵地60%的耕地適宜種植,是邊山區旱地農業的主導產業。介紹了當前谷子生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對策和相關科學管理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谷子;存在問題;改進對策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3-0057-01? ? ? ?中圖分類號: S515? ? ? ?文獻標志碼: B
1? ?存在問題
(1)優良品種推廣慢。晉谷21品種1991年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審定,選育后一直沿用至今,品種老化退化現象嚴重。
(2)單產水平低。由于谷農有“輕種谷,重經濟作物”的思想,谷田投入小,耕作粗放,谷子單產水平低,玉米的單產水平達到谷子的3倍,是谷子產業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3)間苗除草費工勞動量大。一直加大播種量確保出苗、然后再進行人工間苗除草的生產方式費工耗時,是谷子生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目前大部分還是人工間苗除草,苗小時短密度大,已嚴重影響了谷子的集約化栽培和規模化發展。
(4)機械化程度小。目前除播種使用機械外,仍是以人工傳統種植作業為主,生產成本高,勞動效率低。
(5)深加工意識淡薄。谷子80%消費以米粥為主,只局限于原糧,成為初加工產品時以小米為主導。
2? ?改進對策
2.1? ?需提純復壯、防雜保純,推廣使用優良品種
選用經國家或省級認定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現在有三大系列品種,張雜谷系列有張雜3、5、10、12號;長谷系列有長農9號、長生07號等品種;晉谷系列有晉谷29、21、40、57號等品種[1]。
2.2?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提高谷子單產水平
種植谷子忌重茬避迎茬,選好茬口合理輪作倒茬,是種好谷子的關鍵。一般以大豆、薯類、玉米、小麥為前茬較好。“不怕谷粒小就怕坷垃咬”,要選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上進行精細整地。一是秋耕壯垡。秋深翻耙壓緊密結合,使耕層土壤達到上平下碎、上虛下實、土質疏松,土層較厚利于谷子出苗。二是“三墑整地”。“早春不耙地,好比蒸饃跑了氣”,早春風多降水少,土壤水分散發快,應及早耙耱保墑、淺耕踏墑、鎮壓提墑。三是提倡在秋耕壯垡的基礎上合理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以腐熟的沼肥、雞糞肥、羊糞肥、綠肥等來增強地力,提高單產和提升品質。
2.3? ?運用化學除草和化控間苗技術,解決間苗除草難的問題
運用除草劑“谷友”來進行化學除草。“谷友”是一種單雙子葉兼殺的除草劑,也是一種苗前封閉性除草劑。在播種后出苗前均勻噴施于地表,推薦劑量120~140g/667m2,防除雜草效果顯著。應用化控間苗技術,將種子的一部分利用化學藥劑處理,然后與正常谷種按35%∶65%的比例混合播種后,兩種種子都能正常發芽出苗,發揮群體頂土的作用。但出苗后,處理過的谷種幼苗自然死亡,也有處理過的谷種發揮頂土作用后,不出苗就自然死亡,未經處理的種子則正常生長發育。這兩項技術既解決了谷粒小難以頂土出苗,又解決了間苗除草難的問題。
2.4? ?改變傳統種植模式,推廣普及全程機械化
傳統種植模式嚴重制約谷子的大面積種植,應積極試驗示范推廣和普及機械化種植。一是引進谷子精量播種機,特別是谷子穴播機。穴播不僅增強了群體頂土能力優勢,為苗全、苗壯提供保障,并且減少了間苗投工。二是引進谷子中耕機解決了谷子間苗除草的問題。三是突破了谷子傳統收割的瓶頸使用XG788S型聯合收割機,割穗、脫粒、碎稈一次性完成,省時、省工,破損率控制在3%以下,實現谷子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
2.5? ?加快谷子深加工產業發展
近年來,伴隨著雜糧的興起,谷子市場前景看好,并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轉變,對谷子深加工類產品及其副產品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加。通過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建立種、加、產、供、銷一條龍,實現了谷子的加工產品產業化生產,涌現出小米黃酒產品、小米營養粉產品、小米啤酒、小米飲料、小米煎餅等產品,谷子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對延長谷子產業鏈、推動谷子產業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3? ?科學管理
(1)適期播種。“適時谷打滿屋”說明適期播種的重要性,當田間5~10cm耕層溫度達到10~15℃播種較為適宜谷子發芽。“早種一把糠、遲種一包米”,春谷提倡適當晚播,播期在5月15—25日。可使苗期避開第1代粟灰螟的危害,拔節抽穗期趕到雨季,開花灌漿期趕到晝夜溫差大的時節,利于谷子高產。
(2)最佳播種方式。播種采用小型機械機播(穴播、條播),其次是耬播,最差是人工播,用種量0.35~0.5kg/667m2,播后3砘。①播后砘,隨播種隨砘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使其吸水萌動;②黃芽砘,播后3d芽鞘出土時進行第2次砘壓,有利于谷芽破土出苗整齊;③壓青砘,谷子長到1葉1心時進行第3次砘壓,砘壓在晴天下午進行,掌握“砘干不砘濕”的原則,通過砘壓可以使谷苗墩壯。
(3)苗期培育壯苗。“谷間一寸、強如上糞”早間苗防荒苗,間苗時間最好在3葉1心期,定苗在4~5片葉期,同時做到“去弱留強、去病留壯”。
(4)中期促保大穗。細清攏、早追肥、三中耕。“谷鋤七遍、八米二糠”,谷子中耕次數越多,籽粒越飽滿,出米率也越高。第1次淺中耕結合間苗或定苗進行;第2次于谷子拔節后,結合追肥進行深中耕;第3次中耕在孕穗期進行,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促進多生根保大穗。
(5)后期增加穗重。進行葉面噴施,達到1噴3防,防止葉片早衰、倒伏、秕谷,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重。
參考文獻:
[ 1 ] 李順國,劉斐,劉猛,等.我國谷子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建議[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5):531-535.
(收稿日期: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