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摘 要: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計算機技術的更新變化飛快,這就要求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如何使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是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計算機教學;現代教育理念
新課改實施以前,我們的高中計算機教學大多是重講授輕操作,重筆試輕上機,導致原本精彩的計算機教學枯燥、抽象,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高,學習積極性差,教學效率低下。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計算機技術的更新變化飛快,所以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就要求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如何使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是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
一、了解學生的情況,立足于實際引導
1.將自己的實際經驗放在課堂教學中
我們知道,計算機知識就像一個浩瀚的海洋,每個人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體會,都會積累一些獨特的方法和經驗,它是一般教科書上所沒有的。老師的經驗和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寶貴的捷徑,通過它們學生可以輕易地掌握一些技巧,并在實際應用中受益。所以,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該將自己的實際經驗積極地傳授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進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使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計算機學習對于實踐能力的要求是很強的,以往重講授輕操作的教學理念下,學生上機實踐的時間太少,導致高中學生普遍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的實踐課數量,根據教學要求注重增加課程設計的內容,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設計不同難度的課題。通過實訓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去上機實踐。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計算機教學中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不動手實踐就能學好計算機,幾乎是不可能的。計算機課程就應該讓學生去操作,以實踐為主,去嘗試,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創造性,大膽地進行思維創新。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索、創造的力量源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興趣就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進而激活創造力。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將日常的生活、學習與計算機課程學習結合起來。
三、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自主學習
計算機網絡教學是利用浩瀚的網絡資源,在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加強師生交流,優化教學的過程。計算機網絡教學是將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網絡信息經過教師的引領進入學生的視野,轉變成為學生自身的知識。計算機網絡教學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結構,有效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是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的。學生可以調用網絡上教學軟件、查詢信息,還可以通過網絡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充分實現學習的自主性。
2.利用多媒體進行自主學習
現在絕大多數的計算機軟件都是以直觀、便捷的鼠標操作為主,如果不使用演示設備而只是在黑板上板書加講解,是無法向學生講解明白的。傳統的板書加講解的授課方法使得學生只能把操作步驟機械化地一步一步地記下來,由于沒有實際操作,所以接受起來比較費勁,而以講解+演示+操作的授課方法進行講授,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1.有效發揮互動性,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互動性在計算機教學中所起作用越來越大。計算機教學已從過去的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學習形式發展成為多種形式的教學,教學過程存在著極大的交互關系。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領會情況和吸收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進度和內容作出及時合理的調整。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可以通過提問、測試等形式積極主動地向教師反饋學習情況,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快速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2.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情境
計算機課程教學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這會讓學生產生很高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動力的有效途徑。利用情境創設和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方法對計算機教學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教師應安排一些適合自主學習的內容,在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后,讓學生在這特定的情境中接受學習任務。這樣學生會比較樂于參與,而且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不斷地總結教訓、吸取經驗,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開展第二課堂,積極引導學生創新
計算機教學僅在課堂上是很難完全展現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打破單一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在計算機第二課教學中,教師適時對學生加以指導可以使學生在技能上輕松取得進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互相探討發現的新問題和新方法,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很大限度的發揮。
五、結語
總之,高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操作為核心,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其教學方法應生動、有趣,使學生容易接受,讓學生樂于學習計算機課程。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具備把所學的計算機技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計算機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實現更完善的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寶玲,學習者特征與教學設計,中國電化教育.
[2]王洪,沈凌霄,計算機與教育.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