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雲
摘 ? 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為林業的整體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由于造林區域中的地貌環境和氣候條件等方面的不同,導致造林區域中樹種與造林方式同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林業調查可以及時地掌握造林區域的實際地理信息,有助于明確林業建設規劃設計。
關鍵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生產;作用
森林是生態系統以及大氣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全面開展林業調查能夠明確林業資源在分布和保護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便于科學合理地進行整體規劃,促進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 作用分析
首先,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能夠全面了解林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一般而言,林業生產主要由建設信息與周圍環境所決定。由于樹木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合理地利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能夠實時掌握各個區域內林木生長的實際情況,之后再通過合理的數據信息支持進行統一化的調控,從而實現宏觀調控[1]。在宏觀調控的階段中,科學合理的規劃是重中之重,應在準備環節就制定生產流程規劃,以此來保證林業建設整體經濟效益與預期效益的穩步提升。其次,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還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通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能夠確定森林生產的實際能力,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實現周邊自然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節約環保成本,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 ? 優化措施
2.1 ? 建立健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體系
政府部門應當重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相關工作,根據林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和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落實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機制在林業生產實際中的合理應用。在開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時候,首先應按照林業信息的實際數據,建立健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機制。其次,應當明確在林區建設和生產的全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在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及時地找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不合理情況,針對各種實質性的問題,實時地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與總結歸納,確保設計體系具備較高的專業性。最后,在落實林區監管控制系統的過程中,應從林區整體調查的局部環節入手,實時管控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根據實際情況針對管控系統中的細節進一步改進和優化設計方案,使設計內容中的各個細節更為合理,保證系統具備較高的可行性,為系統后續的高效運行奠定基礎,促進后續工作的進一步落實。
2.2 ?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就目前的信息技術發展現狀而言,想要在林業生產中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首先,應當充分地考慮到林業生產調查規劃設計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地完善各種硬件設施以及軟件配置,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與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及質量。其次,在落實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過程當中,要充分地考慮到林區內部發展的實際情況,將區域內部林木的實際生產情況、周圍環境等各個方面的信息數據全部輸入到信息化系統的終端計算機設備當中,隨后利用信息系統完成自動化的設計方案,不僅能夠降低人為原因造成的誤差,還能夠提高調查工作的整體效率及質量。同時,還應結合林區內部生產以及發展特征進行信息系統內部運行程序的編寫,在設計制作信息系統的用戶登陸界面時,應充分考慮操作人員的使用習慣,選擇適合林業生產發展的信息技術,強化林業管理工作人員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效率,從而確保林業生產整體質量,促進我國林業生產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最后,要重視林業生產調查規劃設計的信息化目標,實現林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設計統一的林業數據管理系統平臺,不僅能夠實現數據信息之間的共享,還能夠及時地進行實際工作中各種信息的有效處理,實施數據庫與信息化管理相應功能的優化與升級。
2.3 ? 完善工作制度
當進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時候,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完善工作制度。盡管我國目前已有林業生產調查規劃設計的相關法律政策,然而在落實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例如在林業承包權與使用權方面,林業部門難以明確劃分林地的實際使用權與承包權,盡管有理論基礎,也仍然存在界限不明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出臺并優化林業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各級林業部門的監督力度,從而保證各項實際工作能夠落實到位,促進我國林業生產整體效率的不斷提升,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過分析明確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對于林業生產建設起到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促進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 1 ] 朱成日.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作用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3):128-129.
(收稿日期:2019-10-07)